蒙娜麗莎之約
師:同學們,課前,王老師播放了一些圖片。我就發現很多同學很快地在讀文字、看圖片。隨時搜集生活當中的閱讀信息,是我們高年級孩子應該有的閱讀本領,非常好。(播放課件)看,這是著名的紐約大都會——
(指著課件中的滾動文本,引領學生輕輕讀)
(課間播放紐約大都會外景)
隊伍像一條長龍,
大家都在靜靜地等著。
一群灰鴿飛來,
在我們身邊大搖大擺地散步,
有的好奇地歪著頭看著我們,
猜想我們在做什么。
它們猜得到嗎?
大家正在等著探訪
那剛從巴黎飛來的世界著名的美麗女子。
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親睹她的風采呢?
我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
有朝一日,
她能從大洋彼岸飛來與我們相約。
隊伍像一條長龍,
大家都在靜靜地等著……
(課間播放紐約大都會內景)
不知過了多久,
終于看到了她。
近了,
更近了,
終于跟她面對面了。
她,
就是誕生于達·芬奇筆下,
面帶永遠微笑的“蒙娜麗莎”!
點評:沒有或深情款款、或幽默搞笑的課前談話,沒有標新立異、花樣翻新的課堂導入,一組圖片,十多行文字,靜靜看圖,輕輕讀文,平平淡淡,實實在在,王老師就這樣在安詳平和的氛圍里,開始了四十分鐘的教學。
如果作為一節家常課,如此安排,沒有什么驚奇。但,這是一節公開課——在當下語文公開課越來越像極了戲劇甚或小品等表演藝術的大背景下,這種逆流而上、仿若泥土般樸實的課堂導入,不由讓人眼前一亮!
平淡并不意味著欠缺匠心,實在也并不意味著缺乏創意!
細細品味王老師的導入,深感創意獨具:
其一,圖文對照,朗讀文本,營造了一個生動的現場感,讓孩子仿若身臨其境。
其二,強調輕輕朗讀,確立了整節課靜心學習、潛心品味的基調——時下的很多語文公開課,五光十色,繽紛多彩,車水馬龍,喧嘩熱鬧,唯獨缺少了能夠讓孩子安安靜靜感受白紙黑字之美的閱讀氛圍——王老師引領孩子進行的輕輕朗讀,讓孩子走向了真正的閱讀世界。
其三,巧妙處理文字,化文為詩。把教材中原本平平常常的散文語句,分行排列,帶來獨特韻味。此舉先聲奪人,一入課就營造了詩情畫意的情境,為下面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師:她,就是誕生在達芬奇筆下的——
生:蒙娜麗莎
師:把她的名字讀得好聽一點——
生:蒙娜麗莎
師:同學們,你們讀出什么味道了么?
生:我讀出了對“蒙娜麗莎”的敬仰。
師:恩,仰慕。還有么?
生:我讀出了對看到“蒙娜麗莎”的期望。
師:恩,期盼。
生:我讀出了等待。
師:確實,“等待”是一種向往,等待是一種心靈的期盼,等待就是為了這樣的相遇。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作者的(板書課題)
生:“蒙娜麗莎之約”。
師:快速地朗讀課文,在讀正確,讀通順的基礎上,想一想:課文哪幾段著重向我們描繪了這一幅世界名畫。開始吧!自己快速地讀。(生自由出聲讀課文)
點評:把前面的四個自然段一筆帶過,長驅直入,直奔重點,干凈利落,大將風范!閱讀教學冗雜繁瑣之痼疾一掃而光。師:讀完了?好,聽到大家朗朗的讀書聲,王老師很享受。課文哪幾段在細致描寫這幅名畫?
生:我從第五段、第六段和第七段看出。
師:確實,作者最精彩的,就是將他所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蒙娜麗莎,用文字傳遞給我們,讓蒙娜麗莎就像真人一樣走近了我們,這堂課啊,我們就要運用我們以前學過的閱讀方法,來讀懂、了解作者在寫作上的一些秘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