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之約
師:你們看到了嗎?嘴唇看來不像是——
生:涂抹的色彩
師:“不是……而是……”這個句式用得很好,我們把它做上小記號。
師:你看,這么多好詞語,讓我們感受到,蒙娜麗莎像真人一樣地走近我們。我們還能從哪里讀出她的真,她的神秘呢?剛剛這位女孩你說是第六段是嗎?
生:我是從第六段的“她微笑著”這里看出她的真。“她的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幾分矜持,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這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師: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的?
點評:仍然引導學生關注詞語。
生:我是從“舒暢溫柔,略含哀傷,十分親切,幾分矜持,耐人尋味和難以捉摸”可以看出蒙娜麗莎她的微笑從不同的角度靜靜去看的時候,蒙娜麗莎的微笑給人的感覺也是不同的,可以看出蒙娜麗莎的神秘感。
師:果然是高手,她找到了一大串四字詞語,聽出來了嗎?你們找到了嗎?
生:找到了。
師:我請她把這些詞語都寫在黑板上,從右邊豎的下來,讓我們好好再體會。同樣也找到這些詞語的舉舉手。(學生舉手)
(以下是學生寫到黑板上的詞語)
泛著紅光 微抿的雙唇 大方、端莊
輕松地垂落 微挑的嘴角 格外明亮動人
柔和明亮 恬靜、淡雅的微笑 清晰細膩
不像是……而是 舒暢溫柔 略含哀傷 富有生命的活力
血液真的在流動 十分親切 幾分矜持 充滿著幻覺般的神秘感
耐人尋味 難以捉摸 向遠方蜿蜒隱去
轉瞬即逝
點評:輕松愉悅間,孩子們把5、6、7三個自然段的重點詞語——其實也是全文的重點詞語提取了出來。這首先是語言文字的學習,是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但在提取詞語的同時,也自然而然地對課文內容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反復品味。
還是要重復我前面的意思:教學的出發點不同,走過的路徑不一,學生的感受和收獲也就各異:如果是從“讀了這三段,你都讀懂了什么”出發教學,雖然最后同樣理解了課文,但孩子們可能意識不到語言的存在,感受不到語言的力量,他們固然記住了蒙娜麗莎的神秘、蒙娜麗莎的美、蒙娜麗莎的栩栩如生,但他們可能記不住——甚至會完全忽略描述蒙娜麗莎的那些詞語,如此一來,語文教學的“課程目標”就有可能淹沒在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里了。
而從尋找詞語出發的教學,孩子們是以詞語為鑰匙,打開了蒙娜麗莎的神秘世界;是以詞語為路標一路走來,領略了蒙娜麗莎的神秘風景。是詞語,還是詞語,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語言的力量,繼而充分感受到了蒙娜麗莎的美!這才是真正的語文學習,這也才是真正的語言訓練!師:都很棒!這組詞語都在寫蒙娜麗莎神秘的——生: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