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董大》教案
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發現這兩句詩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你能來把它劃出來嗎?
(學生劃)——黃云、白日、北風、雁、雪。
黃云?白云、烏云大家聽得多了,這里怎么是黃云?你讀讀詩,猜猜看,這到底是什么原因?(見機點拔,當時他們分別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黃沙飛揚,以至于云都成了黃色的了。)
你能把這句詩讀一下嗎?
(學生讀)——你讀得黃云還不夠多,只是一片黃云。(突出“千里”。)
誰能再讀一下?——你讀得黃云還不夠濃。誰愿意再來試試?(突出“曛”。)個別試讀,男生試讀,女生試讀,全班試讀。
讀得真不錯!第二句誰來讀一下?學生讀——見機點拔:你讀的“北風”能再猛一些嗎?你讀的雪能再大一些嗎?(學生讀)
連起來讀。(小組讀、個別讀)
讀好后——(畫雁)……?
同學們,在這樣( )的環境中,你注意到這只大雁了嗎?
大雁在這樣的環境中奮力高飛(讀重音),它會怎么想,對自己會怎么說?請你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說說。(出示句子)
1、大雁對北風說: 。
2、大雁對飛雪說: 。
3、大雁對自己說: 。
4、我想對大雁說: 。
四、由雁及人,感悟詩情。
詩人高適也看到了這只雁,他又有什么想法,又有什么感觸呢?(學生說)
(從學生的回答中見機引導)從哪里可以看出,高適他沒有放棄,沒有氣餒。
(讀古詩——找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怎么說?(指出高適這不僅僅是在對董大說,也是在對他自己說。)
是啊!這如果不是詩人內心的郁積噴薄而出,如何能把臨別贈語說得如此體貼入微,如此堅定不移。它不僅僅是在對董大說,其實也在對自己說。
同學們,要知道詩人懷才不遇,將近有30年啊,直到50歲才得了一個“有道科”的官銜。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樂觀,積極地面對人生。我想這就是高適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這首詩廣為傳誦的原因所在吧!
愿意再來把這首詩讀一遍嗎?
(學生讀——全班讀、男生讀、女生讀、再全班讀)
五、結合生活,提升境界。
同學們,明年的這個時候,大家都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了,在學習中,生活中一定會遇到更多的挫折,遭遇更多的失敗。我相信同學們在困境面前一定會:(學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