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冊及教學反思2
2、與同學交流,分享自己的快樂。
野草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寫了很多詩文來贊美野草,比如國破山河在,成春草木深。你還知道那些詩句?
2、詩句如此,老師這里有一些圖片是絕處逢生的植物,這種不落在今天我們來學習我國現代作家夏衍寫的一篇文章《野草》(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野草的種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①課文中的確有幾個難讀、難寫的字,誰發現了?
解剖(注意讀音)、韌性的韌注意書寫
②(如果有說野草具有頑強不屈的生命力,師評:你還透過種子的力大感受到野草頑強的生命力。)隨即板書——力大
2、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概括課文中描寫種子力大的例子?
①交流(剛才同學們都在很認真的看書,誰來共享一下?
②總結(針對同學們的回答,師直接總結)
(1)作者用了一個種子試驗的例子來說明種子的力非常大
(2)通過描寫種子生長歷程………..
(3)從人們討論“世界上什么事物的氣力最大”的例子………
師:總結
課文通過舉例向我們說明種子的力非常大。
三、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過渡:這也許特殊了一點,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見過筍的成長嗎?見過被壓在瓦礫和石塊下面的小草嗎?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六自然段,感受一下這兩種植物的生長歷程?
1、這種力如此之大文中用了三個動詞分別是?
2、透、鉆、挺是什么意思?
3、那換成這樣寫行嗎?
4、說話要有理有據呀,請你再細細品讀著幾句話,說說你的理由吧
5、透、鉆、挺更能讓我們體會到小草那不可抗的力,掀翻也給我們同樣的感受。
6、學生展示(1人)提問:從他的朗讀我感受到了那一棵棵小草,一棵棵被壓在瓦礫和石塊下的小草,周圍是一片黑暗,見不到一絲光明,但是小草們它頑強的成長著,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把我們的心聲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吧(齊讀)
四、學習地7自然段
過渡:聽著你們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一棵棵頑強不屈的小草,感受到小草那不可抗的力。這種里決不是一種簡單的機械力,而是一種——生命力(生齊說)
1、夏衍對種生命力又是怎樣解讀的呢?指名讀。
2、是呀,這是一長期抗戰的力,一種有能屈能伸的力,更是一種不達目的不止的力。夏衍的話你讀懂了嗎?
3、別著急,老師相信此時大家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感受,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資料,相信看完之后你對這句話會有更深的理解
4、出示資料,配樂朗讀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入我國東北等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40年,抗戰進入最困難的相持階段,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起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但由于國民黨反動派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國土淪陷,日本帝國主義則異常囂張。在暫時困難面前,有極少數人怕這怕那,甚至想投降日寇,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來向日本求和,散布“亡國”的悲觀情緒。當時在桂林主持《救亡日報》編輯工作的夏衍寫了這篇極富號召力的雜文《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