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課堂教學(xué)實(shí)錄
生:忍不住問他去。
師:問之前,作者還有個詞能反映當(dāng)時的心理的。文章中有,問之前同學(xué)之間互相指一下,全班是不是形成了一致意見。
生:莫名其妙。
(師板書)
師:達(dá)到了“莫名其妙”的時候,作者就去干嗎?
生:忍不住去問。
師:就忍不住去問了嗎?
生:就以為
(師板書:以為)
師:我以為他怎么辦?再去找,終于就怎么樣了呢?
生:忍不住問。
(師板書:忍不住問)
師:緊接著后面呢?
(師板書:感動)
師:作者看到種樹人沒來,這個樹“已長高了”。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了作者實(shí)際上是在看一個種樹人種樹。這個種樹人種樹的行為讓作者感到奇怪,他的種種猜測又不能解答心中的疑問,于是他就忍不住問,問了什么呢?問了之后,別人就給他一答,答了以后,他就特別的感動。最后,他看到這個樹真的如種樹人說的那樣長高了。同學(xué)們,剛才老師簡潔地將這篇文章的寫作線索和大家一起進(jìn)行了梳理。下面,這里面就有很多問題,可以加上為什么?為什么感到奇怪?為什么感到更奇怪?同學(xué)之間互相提這些問題,讓對方答。
(生生互相提問題,教師巡視,約五分鐘以后)
師:剛才我參加了兩個小組的討論,討論地相當(dāng)激烈,問題提得非常的好,有些同學(xué)答的也非常的好。下面,我們請一個同學(xué)回答“奇怪”到底是什么?你能回答的就舉手。
生:種樹人種桃花心木的方法,他是不定時、不定量地給桃花心木澆水的。
師:開始感到奇怪的是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在旁邊標(biāo)注一下,首先感到奇怪的是來的天數(shù)不一定,是怎么說的?
生: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
師: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接著,第二個方面,澆水的量不一定,在旁邊也標(biāo)注一下。緊接著,又更奇怪了,是感到越來越奇怪了,越來越奇怪什么?
生:桃花心木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師:這是第三點(diǎn),還有一點(diǎn),越來越奇怪什么?
生:種樹人有時會到作者家里喝茶,但是時間不一定。
師:在作者家里喝茶,時間也不一定。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有四個不一定。第一個澆水的天數(shù)不一定,第二水量不一定,第三在作者家里來的時間也不一定,第四,桃花心木還有幾株苗枯萎了,不一定是哪幾株苗,作者不知道,于是這都不確定,我們用文章中的詞,可以叫做:“不確定”。板書
師:于是,我就開始猜,我以為這個人很懶,是不是很懶?
生:不是。
師:為什么不懶?怎么說的?
生:但是懶人怎么知道有幾棵會枯萎呢?
(生齊讀)
師:有幾棵會枯萎,懶人是不知道的。因此他不懶。但是我還有個疑問,我有什么?
生:作者以為他太忙,做什么事都不按規(guī)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從從容容
(生齊讀)
師:讀得非常好,于是我所有的猜測都是錯的。于是,我就忍不住要問,我問了什么?能夠找到文字的舉手。
生:到底應(yīng)該什么時候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么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枯萎,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師:但是,他不是問的,他是怎么說的。他說:“到底應(yīng)該什么時候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么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枯萎,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這是問句嗎?
生:不是。
師:這是什么句子?
生:陳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