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霍金教學案例(精選2篇)
輪椅上的霍金教學案例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從提供的詞語中選擇兩個造句。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憑借具體語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生活強者,教育學生學習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搜集資料。
二、觀察表達,感悟形象。
1、展示霍金的有關圖片資料,引導學生觀察,抓住這些圖片的共同特征,描述人物形象。
2、對照課文,找出課文描寫人物形象的有關語句,進行朗讀,理解“標志性形象”的含義,加深對人物戰勝疾病的英雄形象的感受。
三、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2、朗讀思考;哪些自然段講的是一個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來。
3、學生默讀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說說全文共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教師適當點撥。
請學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內容
四、指導寫字。
1、師重點指導
2、學生寫字
3、展示評議
五、布置作業
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憑借具體語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生活強者,教育學生學習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憑借具體語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生活強者,教育學生學習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詞
2、指名讀課文
二、比較閱讀,品味語言
1、出示材料,比較閱讀。
出示配讀材料:“盡管他那么無助地坐在……解開了宇宙之迷”
出示課文:雖然,他的身體一點也沒有離開過輪椅,……非常美的科學的宇宙模型。
2、朗讀比較
3、交流感受。同樣是介紹霍金的科學研究及其業績,課文以豐富的想象,“再現“了霍金進行科學探索的情景,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霍金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
四、感受魅力。復述故事。
1、自瀆課文,了解除了霍金的勇敢頑強以外,課文還介紹了霍金的哪些故事?嘗試給故事擬一個小標題,并講出理由。參考標題:
(1)不愿被外人打擾
(2)一顆感恩的心
2、交流感受。品味這兩則故事表現了霍金怎樣的品質?
(1)“不愿被外人打擾”主要講述了霍金不愿意被人頂禮膜拜,安靜工作的故事,體現了霍金不貪圖虛名、腳踏實地的科學研究品質。
(2)“一顆感恩的心”主要講述了霍金回答記者關于命運的提問的故事,面對殘酷的命運,霍金沒有抱怨,而是為自己所能擁有的一切感到高興,體現了霍金正視命運、樂觀向上的精神品質。
3、復述故事。
五、編寫故事,拓展應用
利用計算機網絡和圖書,搜集某一位科學家或名人的資料,選取合適的材料,集中介紹人物的某一方面,要求擬出合適的小標題,語言生動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學性。
板書設計:
9、輪椅上的霍金
堅強、正視命運、樂觀向上
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
輪椅上的霍金教學案例 篇2
輪椅上的霍金(第一課時)
設計理念:
1、輪椅上的霍金的生活與大部分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很大的差距,學生不太容易理解霍金在生活中所面臨的困難。為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教師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張海迪的故事入手,并收集霍金的有關圖片資料,結合課文描寫人物形象的有關語句,使學生形成表象。再引導學生走進課文,借助重點詞句的品位,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本節課力求讓課堂成為真誠對話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學生與文本之間交流的平臺,使他們經歷閱讀的親近、內化、超越的過程,感受與文本對話的充實。這節課在設計上注重引導學生走進霍金,切身體會他生活的艱難、痛苦之處。由談到讀再到談從而去感受他的偉大。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并用其中的兩個造句。
3、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霍金不僅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
教學重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霍金不僅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
教學難點:為什么稱霍金為一個非凡的科學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并用其中的兩個造句。
3、初步認識霍金是個怎樣的人。
教學重難點:朗讀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知道霍金是個怎樣的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介紹霍金的輝煌成就,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2、介紹霍金不幸的成長歷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3、師揭題:這個他就是霍金,我們今天就一起走進霍金,去感受這位奇人,令人“費解”的人——輪椅上是霍金(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對比出現,讓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一種落差,然后通過揭題,讓學生有一種想學是欲望)
二、學生自學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語言文字中去認識霍金
三、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請學生正確朗讀書本后面的生字
2、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3、理解詞語的意思
盧伽雷氏癥:一種能夠導致全身肌肉萎縮的可怕疾病
頂禮膜拜:形容對人十分的景仰、崇拜、尊敬。
震顫:顫動
唐突;很突然的意思
4、通過朗讀課文,你感到霍金是個怎樣的人?請學生自由交流發言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由地讀、帶著問題去讀,強化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四、分清課文的層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簡單介紹霍金。
第二部分(3—7自然段)霍金在科學上不斷求索,成為一個偉大的物理天才。
第三部分(8—12自然段)霍金以他堅強勇敢的人格力量,成為生活的強者。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這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這樣的訓練,也讓學生很容易理清文章的層次,這對第二課時的理解文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朗讀課文
六、生字教學
撰:注意右邊部分,上下結構要緊湊。
攤:每一部分都要寫得細長,結構緊湊。
七、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完成習字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