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霍金第二課時教學案例(精選2篇)
輪椅上的霍金第二課時教學案例 篇1
教學內容分析:
《輪椅上的霍金》一文講述的是被稱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學家史蒂分·霍金在自己完全癱瘓,被長期禁錮在輪椅上的情況下,面對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仍然孜孜不倦的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頑強的挑戰命運,為科學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的故事,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感人肺腑。
教學目標:
1.認真朗讀課文,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霍金不僅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
2.教育學生學習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檢查生字的讀音,詞語的聽寫。
2、過渡:霍金,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人稱“宇宙之王”。但他又是一個不幸的人!正當他21歲風華正茂的時候,他患上了盧伽雷氏癥。這是一種怎樣可怕的疾病啊!命運對他又是何等殘酷!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讀讀課文第3自然段,從語言文字中去感受!
二、學習第3自然段感受命運對霍金的殘酷。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2、互動交流: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霍金命運的殘酷?
(21歲的時候就患上了盧伽雷氏癥,不久就完全癱瘓,長期禁錮在輪椅上)
(“徹底剝奪說話的功能”中“徹底”一詞)
(“身體徹底變形”中“徹底”一詞,說說身體各個部位的變形,重點指導讀好這段文字。
再讀 “不能看書”,感受看書的困難
師過渡:是啊!命運對霍金真是太殘酷了!從課文的字里行間、點點滴滴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不幸。讓我們捧起書本讀讀課文第三節。
3、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三、學習4--7自然段走近物理天才。
1、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用自己堅強的毅力戰勝了命運,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那么他的魅力究竟在那里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一句過渡句,它高度贊美了霍金取得的偉大成就。
2、學生找過渡句
3、交流填空:
“霍金的魅力不僅在于他是一個充滿 更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
朗讀這句過渡句,謳歌了霍金哪兩方面的魅力。(物理天才、生活強者)
4、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第4--7自然段,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霍金在物理學方面充滿傳奇色彩的成就?
5、學生自學
6、交流
“雖然他的身體一點兒也沒有離開過-------神秘莫測的黑洞。”
(身體是被禁錮住了,但是他的思維在飛揚,在宇宙中翱翔,讀好排比句,一句比一句高昂、響亮)
“他在大腦中想象著,論證著-------宇宙模型。”
(感受他的想法在當時都是非常領先的)
“最年輕的英國皇家會員------教授。”
(感受他取得的偉大成就)
7、讓學生聯系課文開頭,再來感受他取得的成績
“他撰寫的科學著作《時間簡史》-------全世界擁有無數的讀者。”
(“全世界”“無數的讀者”,成果之大)
“宇宙之王”的美譽
8、是啊!正是這樣一個在輪椅上坐了40年的人,一個身體一點兒也離不開輪椅的人,卻取得了無此輝煌的成就。他真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學生讀板書)
9、那么,他是如何取得這些成就的呢?聯系課文的5、6兩節,你有什么發現?
10、學生讀書
11、互動交流
忘我工作
板書:不斷求索
四、學習9--12自然段,感受生活強者。
1、出示:霍金的魅力不僅在于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在于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
2、教師板書:生活強者
3、讀課文9-12自然段,面對年輕女記者尖銳而唐突的問題,霍金是怎樣做,怎樣說的,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畫下來,也可以寫寫自己的批注。
4、學生自學
5、互動交流:
指名朗讀女記者的話(這句話里帶有女記者的景仰、帶有對霍金的憐憫,在女記者或在一般人的眼里,人們認為什么?認為霍金“失去很多”)
請學生交流:在女記者、一般的人眼里,他們認為霍金失去了什么?
(健康的身體、正常的生活、讀書、寫字的能力、生活的樂趣等等)
出示:“霍金的臉上依然充滿恬靜的微笑。他用---------”
霍金回答時充滿“恬靜的微笑”中,你感受到什么(很平靜,雖然他的行動是如此地艱難“艱難地扣擊鍵盤”,但微笑著面對一切)
同學們,霍金不能說話,但是我們同學能說,飽含你的感情,讀讀霍金的話吧!
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讀霍金的話
五、小練筆。
1、 同學們,霍金的話,讓在場的人心靈震顫,老師相信,現在你的心靈肯定也被深深震顫!拿起你的筆,那你現在心中最大的感受抒寫下來吧!
2、互動交流
六、總結課文
1、是啊!霍金在科學上不斷求索,成為物理天才;在生活上樂觀感恩,成為生活強者。
2、板書“樂觀感恩”
3、讓他的這種不斷求索、樂觀感恩的精神也激勵著我們勇往向前吧!
板書設計:
9、輪椅上的霍金
物理天才 (不斷求索)
生活強者 (樂觀感恩)
輪椅上的霍金第二課時教學案例 篇2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初步認識到了輪椅上的霍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段③讓我們再來仔細的端詳我們的霍金。
生:(讀)
師:這段文字,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病魔帶給霍金的折磨和痛苦、他的命運如此悲慘,如此不幸……)
師:這就是霍金,他身患盧伽雷氏癥,病痛的折磨,身體的殘缺,已經清清楚楚的寫在了他的臉上、身上。你們知道么?醫生曾經診斷霍金患有絕癥,只能活兩年!這樣一個診斷,放在任何身上都是晴天噩耗,此時此刻,如果霍金軟弱了,害怕了,那么也許就沒有今天的霍金。但是霍金卻頑強的活了下來,兩年過去了,許多的兩年過去了,到現在已經是四十多年過去了,霍金卻仍然“活著”!(板書活著)
師:霍金不但活著,人們還送給了他很多稱號,請大家快速的閱讀課文找找看人們送給他那些稱號,用筆把找到的稱號圈出來。
生:(邊讀邊圈點)“宇宙之王”“科學巨人”和“物理天才”……
師:他被人們稱為“宇宙之王”“科學巨人”和“物理天才”,這樣的稱號和一個不能說話,不能行動,全身上下只有三個手指能動的人聯系在一起,給你怎樣的感受?
生:(非常震撼、震驚、敬佩、驚嘆、不敢相信……)
師:要擁有對于普通人來說已經非常苦難,更何況是全身上下只有三個手指能夠活動的人呢!那么,霍金是怎么做到這一切的呢?請同學們拿起書,快速閱讀4—6自然段,從中找出答案。可以自由朗讀或默讀,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用筆記一記、畫一畫。
師:你來說一說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找到了原因,或者答案。
生:(雖然,他的身體一點也沒有離開過輪椅,但是,他的思維卻飛出了地球,飛出了太陽系,飛出了銀河系,飛到了上百億光年外的宇宙深處,飛向了神秘莫測的黑洞。)
師:這里面有三個“飛出了”,這是一個排比句,它讓你感受到了什么?生:(雖然他被病痛折磨被禁錮在輪椅之上,但是,他的思維是活躍的,他越飛越遠,越飛越深了。)
師:講得好,能讀出這種感受么?請同學們來讀一讀。
生:(讀)
師:他飛得多遠呀!一直飛到了我們普通人想也不敢想的地方!這些想法竟然出自一位全身只有三個手指能夠活動的殘疾人士身上,就像這段課文中的第一句話一樣,“他的身體一點也沒離開過輪椅”。這是一種多么鮮明的對比呀,你能讀出這種對比么?試一試。
生:(讀)
師:其實病魔不僅阻止不了霍金的思維,更阻止不了的是霍金對科學事業的那一份執著和熱愛,課文還有很多地方能夠讓我們感受到這一點。請一個小組的同學來讀一讀第6自然段,其他同學找一找感受到他對科學事業的孜孜不倦的執著追求。
生:(a、“安靜地坐在電腦前工作好幾個小時”,對一個正常人來說已經非常不易,何況是一個殘疾人呢,所以……b、“比起整天被人眾星捧月……他寧愿……”
師:怎么理解“頂禮膜拜”?
生:(這是佛教信徒中對佛的最高、最虔誠禮儀。雙手合掌,高舉過頭,然后跪下,用頭頂住受禮人的腳。現在多用來比喻對人的無限崇拜。)
師:課文用“頂禮膜拜”這一詞語來形容人們對于霍金那一種崇拜,如此高的地位,如此厲害是一種聲譽,對霍金來講,他都怎么呀?
生:(置之度外,不為所動)
師:是呀,他只想一個人靜靜地思考,為此他還撒了一個小小的謊,說——
生:(請保持安靜,主人正在睡覺。)
師:其實他在——
生:思考,研究,探索。
師:從這里,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霍金對科學事業的那一種執著的精神,還有嗎?
生:(他們喝著午茶,交流著對宇宙的看法。如果有學生對他的……)
師:這是他的一種習慣,只要是與科學和宇宙相關的,他都愿意細細長談,他還是一個很好的科學導師!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5—6自然段,再次感受霍金那一種對科學事業的孜孜不倦的精神。
生:(讀)
師:正是因為霍金對科學事業有著一種孜孜不倦的精神,所以他發現了---
生:-黑洞的蒸發性
師:推論出了---
生:-黑洞的大爆炸
師:他還建立了----
生:非常美的科學模型……
師:如此多的成就,竟然是一位殘疾人所做的(板書成就),難怪剛才我們同學們會說覺得不可思議、震驚……此時此刻,在你的心里有沒有對霍金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呢?那么我們再來看看霍金,帶著你們這一種敬佩之情,再來讀一讀文中描寫他的外貌的這段話。
生:(讀)
師:對這樣一位傳奇的人物,人們對他的內心更加的感到好奇。課文的7—11自然段,就寫了一段小小的事例。請同學們快速的閱讀課文,想一想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學術報告會上記者的發問以及霍金的回答。)
師:那么那位女記者到底提了一個什么樣的問題呢?
生:(……)
師:這是一個反問句,意思是……
生:命運讓霍金失去太多了。
師:記者認為命運讓霍金失去太多了,這“太多”里面都有些什么呢?
生:(屬于正常人的正常的工作、生活的能力,他基本上都失去了)
師:女記者提問的語氣是……
生: “悲憫”(慈悲憐憫)
師: “不無悲憫”這是一個雙重否定詞,表明女記者對霍金是非常同情憐憫的。試著讀出這種語氣。
生:(讀)
師:這是一個有點兒唐突的問題,霍金先生是怎么回答的呢?一起來。
生:(讀)
師:這就是霍金先生的回答,他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更準確的說是他用他那渾身僅能活動的三個手指艱難叩打出來的話。聽同學們把里面的幾個詞語圈出來“還能”“還能”“有”“有”“還有”,然后再讀一讀。
生:(讀)
師:霍金的話讓我們感受到他所擁有的東西仍然很多,是么?他的手指還能……除此之外,你覺得他還有什么?
生:(他的眼睛還能看,他的耳朵還能聆聽,他的嘴還能微笑,他有眾生追求的理想,他有他鐘愛一生的事業,他有崇敬他他的心臟還在跳動,他的生命仍在延續……)
師:聽起來倒覺得似乎他擁有的都已經太多了,而其實,比起我們這些正常人比起來,他擁有的多么?然而,霍金先生面對這一切,他還是以一顆感恩的心。再聯系女記者的問題,此時此刻,我們的內心為他感到驕傲。我們應該為他這一種安然自在的精神感到驕傲(板書精神)。
師:此時,會場內……
生:(讀)
師:發生在霍金先生身上的這樣巨大的不幸,在我們常人看來是無法承受的,而霍金先生卻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自己的命運,去面對自己的生活。難怪課文用一個次來形容他,稱他是一位……
生:“非凡的科學家”。
師:(板書非凡)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近霍金,這是一位身患絕癥,醫生斷定他只能夠活兩年,而他現在依然活著,他的活著我們可以成為“非凡”,他被成為“宇宙之王”“科學巨人”“物理天才”,他的成就是(引讀)非凡的,他的精神是(引讀)非凡的。課題中,是輪椅上的霍金,但我們更想說他是(引讀)“非凡的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