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江西版)
師:出示畫片資料:①各類同學的自畫像②名人的自畫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現自己④喜愛的事。
二、 表現自己
師:同學們觀察錄像,你準備怎樣介紹你的新朋友
生:觀察同學的長相,也可以姓名的聯想。
師:分小組,同桌說出自朋友的特點,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師:指名匯報,把自己觀察的結果告訴同學們。
師:好主意,同學們都把想好怎樣動手表現自己,現在就動手介紹自己吧!好嗎?
三、繪畫制作表現(方法自選)
布置學生開始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介紹新朋友
把畫好的作品展示出來,并告訴其他學生自己話的是誰,介紹一下畫中的人物和他的一些小故事。
五、講評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對身邊的朋友、伙伴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新的感受,”
12、石頭變變變
一、教學目標:
1、能抓住石頭的基本形狀進行大膽想象,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新形象;
2、尋找輔助媒材,合理應用于設計、制作當中;
3、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展開聯想,把手中的石頭根據本身的形狀進行創作、設計,讓石頭也能變成一件藝術品。
三、教學難點:
學會選擇有特點的石頭,并且能夠很好的利用顏料等將石頭變變變。
四、教學用具
石頭、油畫棒、蠟筆、水粉顏料、粉筆等輔助材料。
五、教學過程:
興趣導入——觀察分析——指導創新——實踐探索——交流評論。
可以用變戲法的方式導入學習,引發學生好奇心,展開教學;也可以用有趣的故事導入學習,提高學生的興趣,再展開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塊石頭為例,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觀察并展開聯想,順勢進行示范操作,解決課程中的黏接、捆綁等難點。還可提供多份實物范例或圖片資料給學生參與欣賞,這對拓寬學生思路有幫助。在指導學生創作時,應啟發學生多利用石頭自身的紋理、色彩來進行聯想、美化。
還可引導學生為小制作找到實用的價值,如有趣的鎮紙石、窗前的小擺設、送給朋友的小禮物。新-課-標 -第-一-網
六、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舉辦一次奇石展覽會,讓學生參觀欣賞,進行互評。或者來一次奇石交換會,大家交換自己的作品,互相學習,加深友情。
七、小結
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介紹,觀察學生在作業中是否能較好地表現出自己的創意及想法,及時做輔導;對學生作品給予評價時,不能光看作業成品,還要了解它的制作過程及創作意圖,給予綜合評價。
13、瓶瓶罐罐穿新衣
教學目標:
1能根據瓶罐的外形特征,用彩繪、拼貼、組合等方法,完成瓶罐穿新衣的作品,鍛煉學生的手工制作能力。
2 在設計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體驗設計的樂趣和成功感。
教具準備:
各種空瓶罐、彩紙、彩筆、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展示作品,引入課題。
1、出示作品風鈴: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是由什么做成的呢?對了,空瓶罐經過打扮后,就成了既美觀又可愛的小飾物。你們想學嗎?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給瓶瓶罐罐穿新衣。
2、板書課題。
二、欣賞,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