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人教版)
2.學生分組活動(第4~6人為一組),各組選取自己喜歡的材料,對造型方法、內容進行討論,并作嘗試,作品以組為單位開展評比(自評、互評,優秀者得小紅旗一面),相互觀摩,鼓勵發散性思維,對不同的創造性思維給以肯定。
3.各組再次選取另一種造型材料,對造型方法、內容進行討論,再作嘗試,作品再作評比,相互觀摩,鼓勵求異思維。
(教師在學生活動中適當對各組進行指導。)
4.教師對造型活動進行總結,表揚同學的參與、互助協作和競爭精神。
5.各組將造型材料整理歸位,下課。
板書設計:大家都來做
課后札記:
第三課:彩線連彩點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材分析:本節課安排“彩線連彩點”,意在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有點、線,這些點、線美化了我們的生活,感受藝術作品中點、線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體驗用點、線作畫的趣味性。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點與線,自由表達自己想象中的畫面,體驗繪畫與創作的樂趣。2、引導學生把生活中常用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種自然物體,用點、線、面概括成形態進行重新連接組合,繪制成非具象的畫面效果,產生豐富的想象空間。
教學重點:用點、線大膽的表現。
教學難點:能根據自己的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方法:觀察比較法、談話法、講授法、啟發引導法等
課前準備:
1、師生上課要使用的蠟筆、水筆、色彩紙。2、供學生欣賞的相關圖象、中國畫資料、康定斯基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作品欣賞導入:
“同學們好!今天上課前老師先帶大家一起來欣賞幾幅大畫家的藝術作品好不好?”
“好”
“讓我們來看一看畫上都畫的什么?“
“彩線、彩點。”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彩線連彩點》。”教師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作品欣賞
(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欣賞康定斯基作品、圖象資料和中國畫資料中各種點、線組成的畫面,引導學生打破常規的具象思維模式,用點、線、自由表達自己對事物的感受,從中感受到繪畫與創作的樂趣。)
“讓我們來看一看康定斯基的作品,你覺得你最喜歡這幅畫的什么地方?”
“我最喜歡……”
同學們的觀點各不相同,有的喜歡畫面的顏色,有的喜歡畫面中流暢的線條,有的喜歡畫面中的某一個形狀,有的覺得這些畫面很有趣,雖然看不出畫面上究竟畫的是什么形象,但是組合起來卻很漂亮。
“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都是自己的真實的體會。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線的粗細不同、點的大小不同、色彩的不同、形狀的不同,組合到一起的時候會產生象音樂一樣的節奏。這些美麗的藝術作品就是運用各種點、線、面組合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接下來,讓我們再來欣賞幾幅國畫作品……”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欣賞,了解線的粗細、點的大小、色彩的變化、畫面的節奏及其協調性。)
一、常見的線材料,線材料變成點材料
1.教師出示各種常見的線狀材料(絨線、紙條、繩子),請學生認一認說一說它們的名字,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形狀都是瘦瘦長長條狀的東西。不同點:不同的材料、有的直、有的彎曲,有粗有細,顏色不同。)
2.教師將紙條揉成紙團,把紙條、絨線和繩子剪成小段或碎片。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形狀都發生了什么變化?(不再是長長的,變成一點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