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下冊:11課 花團錦簇
[分析] 花團錦簇
一、教材花團錦簇分析
本課花團錦簇以“花”為題,制作紙花一包裝紙花一送花是本課花團錦簇的主要線索和學習內容,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手工制作紙花的方法很多,本課花團錦簇采用的是卷壓疊貼的方法。花團錦簇其特點是所表現的花朵形象變化豐富,造型逼真,裝飾性較強,制作難度比較適宜。
本課花團錦簇學習主要定位于制作紙花部分。教材中的鮮花圖片賞心悅目,烘托課題熱烈氣氛,同時又為對比和分析造型各異的花卉原型提供素材。有關制作方法和技能的圖文提示清晰明了,便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花團錦簇教師則重在學生遇到制作難點時加以引導。在制作過程中,疊繞紙條時是否產生褶皺是花朵成形的關鍵,花瓣的長度、形狀和疊繞時形成的褶皺多少是影響花朵形狀的幾個重要因素。
在包裝紙花的活動中,花團錦簇教師有必要提供相關圖片資料拓寬思維,根據學生情況讓學生自主或合作選擇包裝方式。包裝花朵的方法很多,從花朵數量上可分為單枝花和多枝花的包裝,從包裝材料來看可運用紙盒、色紙、彩紗等材料。除了紙花本身可作禮物以外,紙花還可以禮物的附屬裝飾形式出現。
小訓練采用了填空書寫的方式,其內容是本課活動在課外的延伸和拓展。其中隱含了課前調查活動和課后贈送紙花的活動,是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兩個環節。
本課的核心是對鮮花原型進行藝術再現,引導學生的思維不受疊繞紙花方法的局限。根據花朵原型探究適合的表現方法,制作出更多的花型。
二、教學目標
◆了解關于花藝的常識和習俗,并能運用于生活中去。
◆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歡的花。
◆體驗制作和贈送自制紙花的愉悅感和自豪感。
三、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將制作和應用緊密結合,是在濃厚情感氣氛中利用各種柔軟的紙材進行藝術造型活動,應利用學生的情感需求激發其對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究欲望。教學過程安排如下:課前準備一情景導入一欣賞探究一合作表現一欣賞交流。
課前布置學生查詢有關送花給他人的習俗,如什么花適合送給什么人,有什么象征意義,送花前對花朵的包裝通常有哪些樣式等。
情景導入時利用多媒體或實物創設一個溫馨的場景,如教師拿著一瓶花走入教室,告訴學生這是以前的學生看望老師時送的,師生共同分享收到花后的喜悅心情。再請學生說說瓶中有些什么花,各有什么象征意義。接著,引導學生發現這些造型逼真的花都是自制紙花,激起學生的創作欲望。
展示幾枝造型不同的紙花,告訴學生這些花使用的是同一種制作方法。請學生自學教材中的制作方法和步驟,并探究同一種制作方法能做出不同種類的花朵的關鍵在哪里j教師小結并按步驟示范紙花的制作方法。在小組間展開競賽,每人選擇不同的花瓣剪法制作一朵紙花,看哪組制作出的花形品種最多。隨后請獲勝小組成員上臺傳授經驗,師生共同分析并解決制作時出現的普遍問題,如疊繞時產生褶皺不夠,整個花朵長度過長等。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決定送花方案:(1)送給誰;(2)大概做幾朵;(3)怎樣包裝。可采取自主、合作或二者并存的活動方式進行創作表現。在制作紙花過程中,可引導學生繼續探索其他的制作方法。
制作活動完成后各組推選代表上臺展示作品并說說打算送給誰。教師總結全課,肯定學生的創作熱情,升華其情感需求。最后各組之間相互觀摩和交流,體驗制作成功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