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冀教版)
說一說你想用俯視角度表現什么畫面?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用不同的視角去觀察與表現的意義。
教學難點: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表現手段。
總結反思
在活動中,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了自己的表現手段。學生能用不同的視角去觀察世界,并嘗試創作。從而增強了學生表現的能力,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
第6課:操場上
問題提出
他們的動作是怎樣的?
教學目的
1、進行不同的人物動態訓練,了解近大遠小的規律,嘗試運用焦點透視的方法構圖。
2、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畫面組織能力。
3、促進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意識,充分享受美術創作的樂趣。
過程設計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準備情況。
二、激情導入:談話,操場上同學們都在做哪些游戲和運動?他們的動作是怎樣的?
學生討論交流。
三、欣賞:欣賞圖片上的人物動態,了解如何組織畫面構圖。
四、自由探究:
1、分析人物的大小、分布有什么規律?
2、在畫面色彩上,突出表現主題物。
3、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
五、作品展評:
1、學生自評,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構圖的,以及色彩的運用等。
2、學生說說最喜歡哪件作品,為什么?
六、課后拓展:用拼貼等立體的方法表現一幅操場上的畫面。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表現不同動態的人。
教學難點:了解近大遠小的規律,嘗試運用焦點透視的方法構圖。
總結反思
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的人物動態訓練,使學生了解了近大遠小的規律,并能嘗試著運用焦點透視的方法進行構圖。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畫面組織能力。
并促進了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意識,充分享受到了美術創作的樂趣。
第7課:盤泥條問題提出
盤泥條的方法、要領有哪些?
教學目的
1、學會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陶藝作品。
2、訓練手的靈活性,提高學生泥塑技能和簡單的立體造型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體會玩陶的樂趣,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為習慣。
過程設計
一、作品賞析:
了解成型方法,通過欣賞教材范畫,動手觸摸、仔細觀察陶藝范品等形式, 讓學生了解陶藝造型的又一基本方法一盤泥條。
二、探究:
嘗試盤泥條,觀察教材制作步驟圖,思考討論盤泥條的方法要領有哪些? 自己嘗
試搓泥條、盤泥條。
三、發現問題,質疑解疑:
重視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嘗試自行解決問題,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指導:
第一步、搓泥條:
保持泥條粗細均勻,注意雙手配合,力度適當, 以防泥條斷裂;搓泥
條時是從中間往兩邊均勻用力,而且是用雙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捻,教師還可以將用手掌均勻搓出的泥條與用手指搓出的泥條進行對比。
第二步,盤泥條:
將泥條提起向上盤,每盤一圈,用手指輕輕按壓,讓泥條粘接牢固。盤條時要認真仔細,下面的泥條不能太細,否則會立不穩;如果泥條較干則適量涂上泥漿或粘點
清水,便于粘牢;在向上盤筑時有可能出現下塌的現象,每連續盤幾圈要稍作停頓,待稍干后再盤。
四、掌握技法,盤條成型:
第一步,搓泥條;
第二步,將泥條盤筑成自己喜歡的形象.要根據構思的獨特形狀去盤繞造型,可以一邊盤條一邊創新,盤出來的形象要盡量做到和別人不同。根據造型的不同,底板可有可無:如制作器皿,則需將泥條盤筑在泥板上,若制作小豬就無需底板,直接將泥條疊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