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4
保護珍稀野生動物
學習領域:綜合、探索
課時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收集的材料和野生動物的分布,制作出小畫冊或分布圖。
2.讓學生懂得愛護環境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和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制作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難點:學生想象力的創新。
教具錄像、圖片、彩紙、彩筆、剪刀等。
學具彩筆、彩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學過程
第一節
執教時間:6月8日——6月10日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課題
以動物世界的錄象片和動物的圖片導入課題:
1、讓學生欣賞錄像和圖片,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所收集的資料和照片說說自己的想法。
師指生點名回答。
2、小組討論,說出野生動物的習性和分布。比一比哪一組說得最好。
3、出示課題——保護珍稀野生動物
三、說明野生動物受到人類的破壞在地球上漸漸的減少,師生討論該什么去保護。讓學生了解一些珍稀動物并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分布等。師小結: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就別忽略了它的每一件東西,哪怕是小小的動物,這小小的動物能為我們帶來許許多多的想象力和快樂。
四、探究如何根據自己收集的材料而展開設計。
引導學生于小組為單位討論:每個學生要怎么設計小報的想法說出來,然后經小組討論。
師提示學生展開思路,從封面、到內容的圖片和文字的穿插排版等等。以及小組的分工。
第二節
執教時間:6月13日——6月17日
一、匯報各組收集的材料和展開的設計。
引導學生于小組為單位匯報:每個組要怎么設計小報,收集了哪些資料。
學生互相提建議,教師給于評價。
二、制作
1、以收集各種珍稀野生動物的資料和照片,制作環保的小報或畫冊。
2、以小組為單位來制作。
3、完成作業的手法可以多樣,但以繪畫和剪貼為主。
三、展示作業,總結評價。
1、是否有集體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造型與色彩,大膽的表現出來。
3、是否能在完成作業的方法上有所創新。
告訴學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是我們的責任。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與探究能力。
札記:我買了一本《動物故事與面具》里面有好多野生動物的介紹、畫片,每一種動物還配了一個仿真的動物面具。把它拿到課堂上,簡直就是一個活教具,根本不用我講,孩子們自己翻著互相介紹就可以了。因為是自己找到的關于動物的答案,所以記憶特別深。
課題:民間玩具
領域:綜合、探索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個玩具。
2、通過欣賞、探索使學生對民間玩具有個大致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3、激發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制作一個玩具。
教學難點:玩具的設計。
教具準備:玩具作品若干件,圖片、錄像等。
學具準備:民間玩具若干,橡皮泥、彩紙、剪刀、膠水、易拉罐等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節
執教時間:6月20日——6月24日
一、導入階段:
1、請同學談談自己對民間玩具的認識,及自己所見所知的民間玩具。
2、播放錄像:欣賞收集的民間玩具,并簡單介紹這些玩具的出處及特點。
3、請同學分組討論一下錄像中的民間玩具。自己喜歡哪一件或分析某件作品的特色(造型、色彩、象征寓意等)
二、發展階段:
1、教材作品欣賞,分析作品中的民間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及寓意(師生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