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人教版)1
教后
反思
課時備課(教案)
課題
第7課 古樸精美的華表
課型
第1課時
教學
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華表的造型特征,了解華表的象征意義。
能力目標
運用繪畫、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現心目中的華表形象,提高造型能力。
情感目標
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民族精神。
內容分析
重點
認識華表的造型特征,探究表現方法
難點
“華表”圖片(課件)、范作、勾線筆、雕塑泥及工具。
教法
學法
教具學具
收集華表圖片、勾線筆、泥、各種紙盒、飲料瓶、手工紙、剪刀、膠水等。
教
學
過
程
教材處理
一、引導階段從電影節華表獎的獎杯引入。提出探究“華表”的主題。(華表獎獎杯是一座小雕塑,它的原形就是人們常說的“華表”。“華表”到底是什么?)二、發展階段 1. 學生分組上臺展示所收集的圖片及相關文字資料,用簡短的語言加以介紹。通過交流讓學生了解華表的來歷及其象征意義。教師對各組收集資料的情況進行點評和小結。 2. 教師播放課件組織學生欣賞各式華表,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華表的細部特征了解各部分的名稱和象征意義(典型代表天安門前的漢白玉華表柱,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也可以說是象征中華民族的圖騰柱)。 引導學生感受華表雕塑古樸精美的整體風格。 3. 組織學生欣賞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手段表現的“華表”作品。教師重點講解或示范線描、泥塑、綜合材料組合等的基本表現方法。 4. 學生分區開展創作活動(繪畫、泥塑、綜合材料)。三、展示評價階段分組展示,組織學生欣賞同學的作品。學生自評談創作心得,教師點評,學生互評提出修改意見。四、收集整理階段回收可利用的材料,清理垃圾。五、拓展與延伸欣賞原始部落以及少數民族的圖騰柱,了解圖騰柱文化。
教后
反思
課時備課(教案)
課題
第8課 鳥語花香
課型
第1—2課時
教學
目標
知識目標
引導學生運用中國畫的筆墨方法表現自然界中的花、鳥。
能力目標
指導學生用富有墨色變化和多樣的線條表現有詩意的畫面
情感目標
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民族精神。
內容分析
重點
運用富有創意的應用中國畫技法特點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現畫面。
難點
掌握中國畫水與色的運用及構圖中的基本要求。
教法
學法
教具學具
師備表現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圖片及國畫大師的繪畫作品
教
學
過
程
教材處理
1、引導階段:(1)課件演示:觀看欣賞自然美景,師與學生一起憑自己對鳥語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對畫面的想象。 (2)引導學生解讀和理解大師的寫實與寫意的表現手法。齊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魚蟲:要求簡單描述畫面的形象、線條、筆法。讓學生說出從畫面上看到的東西。吳冠中的潑墨寫意畫:荷塘、小鳥天堂----知道墨色有濃有淡。吳冠中的線條畫----簡潔、明快、用流動的線來表現流動的物體和凝固的形體。(3)運用中國畫水墨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嘗試練習,然后相互欣賞、取長補短。 2、發展階段:(1) 師生共同作畫,探索水墨畫的表現手法:請一學生在板上的宣紙上隨意點個點,師即興添畫成花或鳥。(2) 歸納表現手法:勾畫添畫方法、色彩寫意法。(3) 指導學生運用色彩和墨色深淺變化和濃淡變化來塑造形象。充分體現國畫的墨色韻味變化的特點。 3、展示交流把學生作業進行展示,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成功,同時發揚學生作業中的閃光點。增強學習信心。 4、課后拓展:鼓勵學生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課后進一步根據自己喜歡的形象與內容嘗試練習,使他們更好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來描繪學生對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本教材分兩節課上,第一節主要是欣賞、評述、第二節再進行探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