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下冊:01課 計劃明天
[分析] 計劃明天
一、教材分析 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下冊:01課 計劃明天
好好計劃明天是每個人的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具有實現可能性的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和向往,是人們的政治立場和世界觀在人生奮斗目標上的體現。計劃明天一個人理想的形成,是隨著他對社會認識的不斷深化,計劃明天以及他所參加的社會實踐的發(fā)展而逐步形成和鞏固起來的,有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發(fā)展的過程。一般來說人的理想萌發(fā)于童年,確立于青年中期。計劃明天共和國的開國總理周恩來同志就是眾多理想追求者中的代表人物,“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成為膾炙人口的名言佳句,不僅是他自己追求理想的目標標準,也是激勵著無數后人和學子追求理想道路上的引航燈。本單元計劃明天學習就是圍繞計劃明天的理想這個主題進行個人理想繪畫表現與設計行動計劃表來設置美術學習活動的。 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下冊:01課 計劃明天
活動一為自我職業(yè)形象設計繪畫。該課時的教學,既能使學生了解職業(yè)人物繪畫表現的知識,同時又能促進學生對未來理想確定、實現方式、形象表現樹立正確的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而使計劃明天的理想得以具體化。自我未來形象設計是學生對自己在未來的生活世界里職業(yè)工作與形象的假設,并通過想像繪畫方式表達出來,一般可通過著裝、工作環(huán)境、在群體中發(fā)揮作用的狀態(tài)來呈現職業(yè)形象。對這些細節(jié)的繪畫表現能夠有效反映出自我未來的職業(yè)形象。因此教材編排給予了相關的圖片和文字提示,在教學中應有效地利用好,讓學生自主學習獲取認知和進行嘗試訓練。
活動二為行動計劃表設計活動,呈現方式為設計與美化行動計劃表。該課時教學既要關注計劃表的設計方式和美化計劃表的方法,又要能體現計劃表的設計內容與現在學習、生活對未來理想實現的現實作用,以及可執(zhí)行性意義,形成對怎樣實現理想的基本認識和情感態(tài)度。如果說活動一是利用繪畫表現自己的理想是怎樣的,那么活動二就是為這一理想的實現提出的具體方案,即制定計劃。教材p3的提示,從文字與圖片的角度闡明這一意圖,通過收集偉人、名人怎樣實現理想的信息,為自己未來設計行動計劃提供認識和借鑒。計劃表的美化裝飾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了解和掌握計劃表裝飾美化的方式和美術字的設計美化方法,教材編排對計劃表應美化裝飾的部位和幾種有代表性的美術字的表現方法進行了明確的提示,為本課時的作業(yè)表現給予了技術支持并提出了相應的美術技能要求。
二、教學目標
◆學習職業(yè)人物繪畫和計劃表設計美化的方法,了解和憧憬未來世界,認識理想表現形式與實現理想的方式途徑。
◆通過學習活動,學生能夠主動收集信息,表現合理的自我理想的人物形象,想像力和設計創(chuàng)意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在學習中對自我理想形象有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認識,能表達出積極的審美情感,對相應的繪畫表現和設計裝飾活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三、教學思路
本單元的教學題材內容是學習職業(yè)人物繪畫表現,計劃表設計與美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了解細節(jié)描繪與計劃表標題美化和頁面效果裝飾的方法,發(fā)展想像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本單元的教學策略應以計劃明天的理想為中心來策劃繪畫、設計、美化等綜合學習活動,探索已有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與實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