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shù)教案六年級上冊:09課 壺中日月
4.學習指導(dǎo):
(1)引導(dǎo)學生欣賞畫家齊白石、吳昌碩、朱建新畫的壺。
(2)學生開展討論和評價。
(3)教師總結(jié):他的畫風格獨特,多輔以長題,構(gòu)圖以圖畫和文字相結(jié)合,畫壺時中鋒行筆,流暢生動,畫面純真樸素,真誠天然。
5.學生試畫并學習作畫方法和步驟。
(1)請幾個作畫大膽的同學上臺示范。
(2)教師修改學生不恰當之處。
(3)師生總結(jié)作畫方法和步驟,提出作畫要求:
采用多種方法和墨色濃淡表現(xiàn)壺的不同形狀。以壺為主,文字
或其他物品為輔,注意形狀大小、線條疏密變化,構(gòu)圖美觀大方。
可通過視頻展示臺展示有關(guān)資料和實物造型。
課件展示幾位畫家畫壺的作品。
運用中國畫畫具試畫。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運用所學的筆墨技法創(chuàng)作一幅以壺為主的中國畫。教師巡回指導(dǎo)。
課件播放古典音樂。
四、作品講評
表揚作畫大膽和構(gòu)圖獨特的學生,并展示其作品。
五、總結(jié)拓 展
參觀茶藝館,欣賞各種各樣的茶壺以及茶藝表演
課件展示。
課目
第9課壺中日月(活動二)
年級
6年級上冊
執(zhí)教
尹海瑛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一、激情造 趣導(dǎo)入課題
1.教師用自己制作的陶壺和陶杯表演沏茶、品茶,并請幾個學生來品茶。
2.教師引導(dǎo):如果每個同學都動手做一把造型別致的茶壺,那我們就可以像古代文人那樣悠然自得地吟詩品茶了。
1.播放歌曲《小茶壺》
“小茶壺的肚子圓又圓,香噴噴的茶水裝里面,客人來了他就點點頭……”
2用自制的功夫茶茶具表演。
二、分析結(jié)構(gòu)
掌握壺形
1.課件展示多張茶壺的實物圖片。
2.學生討論:茶壺由哪幾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分別有什么形狀?
3.教師歸納總結(jié):
一般壺簡單分為嘴、把、蓋、身筒、底,每部分可長可短、可方可圓、可粗可細、可曲可直、可以是規(guī)則幾何形也可以是生活中實物造型,但嘴、把、蓋一般是相平的,都具備“雅”、 “樸”、“簡”的特點。
課件展示各種款式的茶壺,并演示茶壺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三、嘗試體驗探討研究
1.參觀宜興紫砂壺制作工廠,了解制壺的各種方法和各道工序。
2.師生合作,采用盤泥條方法,嘗試制作一把茶壺。
3.師生共同總結(jié)制作方法和步驟:
(1)壓泥板,做壺底,要求平整;
(2)搓泥條,盤壺身,內(nèi)收內(nèi)盤,外開外盤;
(3)圍泥板,做壺嘴,身筒穿個口子;
(4)制泥條,做壺把,連接須牢固;
(5)捏泥塊,做壺蓋,大小要合適;
(6)裝飾整理,可粘貼泥塊,可雕刻,也可糊平外表。
課件播放紫砂壺的制作流 程。
四、設(shè)計構(gòu) 思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指導(dǎo)學生設(shè)計壺形草圖,要求美觀大方,比例協(xié)調(diào),裝飾簡潔美觀。
2.兩人為一小組,分工又合作制作一把茶壺,教師巡回指導(dǎo)。
課件播放歡快的音樂。
五、觀摩交 流相互評析
1.學生相互欣賞、評價作品。
2.教師評價學生的作品。
用視頻展示臺展示作品。
(作品不宜搬動)
六、課后拓展
布置作業(yè)
1.傾聽專家分 析紫砂壺的歷史、工藝、造型、材質(zhì)、功能。
2 .將作品上釉、燒制 ,教師統(tǒng)一收藏、展覽。
課件演示。
[資料]圖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