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五單元《游園》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五單元p46 《游園》
教學目標: 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解決實際問題。
學會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 數據若特殊可以選擇計算周長的不同解法;
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自制圖片,小黑板
班 級 :西一路小學三年級(1)班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 活動一:游園
(1)出示黑板,創設情境:
奇奇和爸爸,媽媽到動物園游園,他回家后就來找我,邊指著門票上的示意圖(黑板代替)邊告訴我他為什么這么開心。(出示黑板)原來在這里住著許多動物,有:老虎,猴子,獅子,長頸鹿,海豚,熊貓等等(貼自制動物圖片到小黑板上)還有一些游樂設施。全家人坐在電動車上,沿著小路環繞游園。
(將課本上的插圖用創設情境的方式,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引起他們的注意以及學習的興趣)。
我原先以為他只是玩得開心,后來才知道他學得更開心。為什么呢?原來他和你們一樣都上三年級,都剛接觸“周長“的概念。趁這個游園的機會,就想動手算算。
(由情境引學生回憶上節課的知識,積極主動參與復習)。
奇奇先想:這個園子的周長是那部分呢?誰能上臺指指?(復習上節課知識點)
——獎勵動物圖片
(由課堂再回到情境中,學生被激發起的興趣此時急于表現出來)。
(為避免出現小路是面不是線,而引起園子周長的爭議,在之前的小黑板上畫的小路就畫成線)。
(2)我們準確找到了它的周長,就和奇奇一起來計算一下吧。(標數值)
學生獨立思考,并解答。
(3)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4)全班交流
a.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
b.190+410=600(米)200+200=400(米)560+240=800(米)
600+400+800=1800(米)
c.190+410+200+200+560+240=1800(米)
(1.像a這種算法,學生易以為起點不同就是不同解法,老師需指出入園子和出園子的點不同,但是都是一種方法。學生在課堂上不要重復。
2. 用不同顏色粉筆在黑板算式上劃出學生運算時的順序,引導他們觀察數據找方法。)
(鼓勵學生充分說出自己不同的解法,對于學生的簡便方法進行計算給予充分的肯定。)
(5)總結計算多邊形周長的方法。(學生先說,老師再總結)
——獎勵動物圖片
2、 活動二:算一算
(1)課本46頁的算一算這些圖形的周長,學生獨立完成。
(2)小組內交流算法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讓學生自己發現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這樣對邊相等圖形時有簡便算法。在于為下節課鋪墊。)
(3)全班交流
3、 活動三:動物做客
動物和人一樣都喜歡到朋友家做客,長頸鹿,熊貓,猴子和老虎就是這樣?矗。▽游锟ㄆN在小黑板上,并標數值。)
400m
500m
長頸鹿圖
猴子圖
300m
老虎圖
熊貓圖
看圖根據已知條件提問題<這里是矩形,勾股.在此不再上傳,謝謝>
老師示范:我是熊貓,我想去長頸鹿家,然后去猴子家,最后回我家,我要走多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