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學問(教案和說課)
出示由學校到動物園的路線圖。
看圖說說,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從學校到動物園要經過少年宮。
生2:從學校到動物園有許多條路可以走。
師:共有幾條路可以走,大家數一數。
學生數后到小組交流。 3 3
找生交流,師板書。 1 4 2 4
了解到去動物園一共有6條路可以走。
三、實踐作業
回家后挑選幾件自己的衣服試著搭配,看一看有幾種搭配方法。
說 課
“搭配中的學問”是第三單元“千克、克、噸”中最后一課的內容,是一節實踐活動課。這個主題實踐活動主要目的是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訓練學生有序地思考問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材安排了“配菜”這一主題活動。出示了三個情境,由易到難,讓學生了解搭配的方法與策略。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可以借助擺學具、小組交流等方法,使學生的思維逐步由具體過渡到抽象。
教材還安排了“練一練”的內容,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經常要用到搭配,搭配是一門學問,要學會正確的搭配方法
這是一節實踐活動課。這節課我緊緊圍繞“合作開營養小餐桌”這一情境,通過讓學生配菜,了解到配菜的方法和策略。在配菜中,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了招聘服務員、聘配菜部經理的活動。為了讓學生真正了解更多搭配中的學問,我還設計了“搭配服裝”“搭配路線”兩個活動,讓學生在獨立嘗試解決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小組討論、匯報都興致勃勃,參與熱情很高。
上完這節課,感想頗多。除了對本課教學環節,學生活動安排進行反思之外,最多的還是對如何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的反思。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走進課堂,使數學教學更具體;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有助于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培養創新思維。在情境的創設上體現了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學生關注的情境出發,允許不同學生有不同思考問題的方法,教師不強求統一,只要方法合理,教師就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