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精彩豈非真實細致、別開生面的呢——"年、月、日"課堂教學實錄與評析
師:請大家觀察根據(jù)年歷整理的這張表,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各個月的天數(shù)不同。
生:7月、8月都是31天。
生: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
師:你怎么會說的?
生:我們一年級的語文書中有這首兒歌。
師:大、小指什么?
生:大指大月,31天;小指小月,30天。
教師板書:
大月(31天)
小月(30天)
師:一年中,有31天的月份是——
生(齊答):大月
師:有30天的月份是——
生(齊答):小月
師:請大家拿出水彩筆,把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黃色,小月涂上藍色。我請兩位同學,一位男生,一位女生,在黑板上的表格中涂色。男生涂大月、女生涂小月,比一比,看誰涂得快。
學生活動:涂色。黑板上的兩位學生,涂小月的女生比涂大月的男生搶先完成。
男生爭著叫嚷:不公平!不公平!
師:公平,還是不公平,我們稍等片刻再說!請大家對照檢查,你的書上和黑板上的表格中所涂的顏色,是不是正確?
學生自我檢查。
師:有涂得不一樣的嗎?愿意說給大家聽聽你涂得不同的是什么?
有三位學生主動起立,陳述的都是把二月涂成了藍色。
師:我們大家的想法是——
生:二月,不能涂顏色。
生: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師:說得對!看看涂色,請回答,一年中的大月是哪幾個月,小月呢?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繼續(xù)板書:
大月(31天): 1、3、5、7、8、10、12
小月(30天): 4、6、 9、11
師: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一年中,大月、小月各有多少個?
學生數(shù)后回答:大月有7個,小月有4個。一位男生起立:剛才的比賽不公平。我們男生涂的是大月,比女生涂小月,涂得要多!
師:是的!一年中,大月比小月要多。讓男女生比一比,分別涂大小月,這的確是一場不公平的比賽。一年12個月,除了大月就是小月,同意嗎?
生: 同意!
教師沉默,等待。片刻之后,一位學生站起來了:不對!12個月,除了大月、小月,還有二月。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其余學生恍然大悟。
師:呵呵!一不小心,掉進賁老師設置的思維“陷阱”中去了。
學生們會心而笑!
教師板書:
二月(28天)
生:二月還有的時候是29天。
師:對!2005年的二月是28天,還有的年份的二月是29天。這個問題,明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專題研究。
補充完成板書:二月(28天、29天)
【評析:應當承認,蘇教版教材對于年、月、日這一典型內容的編排是很精彩的,是一線教師的教法體現(xiàn),“便教利學”此言不差。教材中出示年歷片,讓學生觀察、填寫各月天數(shù),進行表格涂色,學生的學習活動獲得了行為化安排。而賁友林同志又在此基礎上獨運匠心,更勝一籌,在安排中插加進學生男、女性別的差異,進行“ 看誰涂得快”的性別角色比較。這就把大小月數(shù)不等的差異,借助男女涂色快慢不一而凸顯出來,讓學生體驗、發(fā)現(xiàn)、憤憤不平并驚呼“不公平”及至對大小月的分布印象加深,揮之不去。這真可謂教學設計手法上的“移置法”。不僅如此,在學生激動時,教者冷處理,及時將課堂注意力轉移到對二月是大月還是小月歸屬的討論上來。當學生掉進教師著意設計的思維陷阱之中時,教師故作平靜,耐心等待,不是包辦代替,而是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糾錯,完成“恍然大悟”的認識過程。同時,讓孩子們充分體驗由入套上當?shù)健盎腥淮笪颉焙蟮摹皶亩Α保拐n內伴隨認知過程而出現(xiàn)的師生課堂情感經(jīng)歷興奮、激動、懊悔、喜悅、平靜等充實而豐富的變化,感受課內生命的多彩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