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教學內容:蘇教版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五冊第63-65頁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過程,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計算方法。
2、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交往、合作的
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6個。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在動物王國里,有一對有趣的好朋友。它們是小兔(顯示)和小狗(顯示)。今天他們倆要沿著草坪進行跑步比賽呢。看,比賽已經開始拉?墒莿偱芡辏鼈儏s吵了起來。
(小兔:不算不算,你跑的路程比我少。小狗:不對不對,因為我跑得比你快。)
引導:看來,如果沒人來幫幫忙,它們可能會無休止地吵下去了。同學們,你們來猜一猜,它們走的路程是不是一樣長的呢?(指名說)你覺得它們跑步的路線與我們所學的哪一個數學知識有關?
揭題:你想得真快!老師非常欣賞你對數學的敏感。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問題。(揭示課題)
二、新課展開
1、提問:剛才出現了三種不同的意見,誰能想出一個科學的辦法來驗證你的判斷是正確的,這樣好讓大家心服口服。
預設:(1)用繩子繞一圈,量一量繩子的長度;
(2)先量出每一步的長度,看看走了多少步,一乘就知道了;
(3)量出長、寬各是多少,再計算。
談話: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小組討論一下,在這里哪種辦法比較合適。說說你的想法。(用繩子繞一圈太煩,有局限性;在不要求精確結果時用步測很好,這兒就不合適。)
2、提問:小狗采用了你們的辦法,量出了長方形的長是45米(顯示),寬是35米(顯示)。
請你們幫它來算一算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同桌討論完成。(師巡視)
3、引導:從你們的臉上我可以看出你們肯定有成果了,誰愿意來展示一下。
4、指名說一說,并要求說清這樣做的道理。
可能有這四種:
(1)45+35+45+35=160(米)這是把長方形的四條邊一條一條加起來。
(2)45+45+35+35=160(米)先加兩個長,再加兩寬。
(3)45×2=90(米),35×2=70(米),90+70=160(米)。
(4)45+35=80(米)80×2=160(米)。
5、小結:現在我們發現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有這么多的方法,請你在小組里說說可以怎樣算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數學中簡單明了的東西喜歡的人總是多一些。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說說你的想法。(算法優化一)
7、解決了小狗的問題,我們該幫小兔了,她量得正方形邊長是40米,請你算出它的周長。別忘了算完后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算法。
學生匯報。出示兩種算法:
(1) 40+40+40+40=160(米)
(2) 40×4=160(米)
8、提問:原來兩人跑得一樣多。知道了結果,小兔也對周長產生了興趣。看,它來到了籃球場(出示書上的圖)。
你們愿意跟小兔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計算在草稿笨上。
指名說說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你覺得用你剛才的方法計算簡便嗎?(算法優化二)
提問:小兔有點累了,球場服務員兔子女士馬上遞上手帕,它并不急著擦汗,卻問我們:
顯示:正方形手帕邊長25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
學生口答,并說說是怎樣算的。
三、鞏固深化,聯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