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課:室外測量
學生交流:從談話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感受一萬有多大嗎?
(紅紅爸爸10個月的工資是一萬元;
紅紅媽媽1年‘即12個月’的工資還不到一萬元。)
學生自由發言;也可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父母的收入談談對一萬的感受。
3、認一認
師:一萬元人民幣究竟有多少張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分別出示三種面值的人民幣教具(100元、50元、10元)
學生觀察插圖,交流發現的信息,然后討論:
你知道銀行中1捆人民幣有多少張嗎? (100張)
(1)1捆面值100元的人民幣是多少元?幾捆是一萬元?
(2)1捆面值50元的人民幣是多少元?幾捆是一萬元?
(3)1捆面值10元的人民幣是多少元?幾捆是一萬元?
4、量一量 (教材要求測量復印紙,根據實際情況,我班課堂上測量8開紙)
(1) 測算一萬張紙的厚度:
教師提出數和量的要求(數出100張紙,量一量有多厚),
小組同學合作完成,班內交流;
(2)想象一千頁的書有多厚? 一萬頁呢?(教師提供超千頁的大詞典作驗證)
(3)師生一起推算:
1000張這樣的紙摞在一起有多厚?
張、3000張……
10000張這樣的紙摞在一起有多厚?
推算后,比一比1萬張紙的高(厚)度與學生身高,進一步建立數感。
5、學習一萬的寫法:
引導小結:通過前面的各種研究活動,你能說說一萬有多大嗎?
大頭蛙:你知道一萬怎樣寫嗎?
學生交流;
教師板書并總結:一萬 寫作:10000
也可以寫作“1萬”
練習寫數:你會寫“二萬”“六萬”“八萬”嗎? 指名板演。
三、練一練:進一步在具體的情景中體會一萬的大小
1、看圖推算玻璃球數量并填空。
2、安排看電影場次(引導說清推算過程:兩場有1000人,1萬人要看20場)
3、學生站成一排,測算長多少米。(鼓勵學生結組,先測量再推算)
擴展:
a:新星小學大約有1000個學生,幾個這樣的學校大約是10000人?
一千人在操場上敬禮升旗會是什么樣的? 一萬人呢?
b:電腦出示學校圖書館的情景圖:我們學校圖書館一個書架大約有500本書?兩個這樣的書架有多少本書?幾個這樣的書架是10000本?第三課時七、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萬以內數的認識,掌握比較萬以內數大小的方法。
能力目標:
1、 培養學生知識遷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 初步培養學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標:
1、 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開拓學生的知識面。
教學重點:
掌握比較萬以內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進行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學生匯報收集到的數據。
2、 教師也收集了一些數據,(課件出示電器的價格數據)。
二、探究:
1、 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
(1)讓學生對教師收集的電器價格數據,進行比較,找出最便宜和最貴的,并說說你是怎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