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備課教案3
解決問題第1課時
解決問題(一)
教科書第77頁例1,練習十四第1題、第2題、第3題。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能結合具體情景分析具體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通過對比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至少”、“最多”的含義,并進行正確解題。
教具、學具準備
例1圖片,補充例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1)小學三年級的同學準備在食堂搞一次聚餐,你能幫幫他們嗎?
(2)出示例1圖。
(3)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根據上面的信息,來解決數學問題。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找出問題“至少需要多少張桌子?”中你認為重要的詞或字,并說說為什么你認為是重要的。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并板演:95÷8=11(張)……7(人)
(3)怎樣作答,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明確為什么要加1
2補充例題4個輪子裝一輛玩具車,83個輪子最多能裝多少輛車?
(1)學生閱讀,理解題意,找出問題中的關鍵詞或字,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理解。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并板演:83÷4=20(輛)……3(個)
(3)怎樣作答,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明確多余的3個輪子不能裝成一輛車,所以要舍去,最多能裝20輛。
3對比鞏固對比以上兩題,你有什么想說的?
4拓展在生活中你遇見過以上兩種類似的問題嗎?誰能舉例說一說(學生舉例,其他學生判斷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第79頁練習十四1~3題。
(2)練習:三(1)班第1小組有8人,老師有59個作業本,平均分給第1小組,每人最多得多少個作業本?
四、課堂小結
第2課時
解決問題(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7頁例2,練習十四4~6,8題。
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結合問題情境能多角度地分析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進一步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教具、學具準備
例2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生活中經常有判斷快慢、多少的事,你能舉個例子嗎?說說判斷的標準是什么?
(2)今天我們就要運用這些標準來解決問題。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2
(1)看看小紅和小林正在說什么。
(2)出示例2圖,獲取信息。
(3)能直接進行判斷嗎?怎么才能判斷?可以小組討論,教師進行適時點撥。
(4)說說你們小組判斷的標準。(速度、相同時間內的路程等)
(5)根據各種不同的標準,列式并解答,學生板演。
(6)方法有很多種,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更好些?為什么?
2鞏固練習練習十四第4題,說說判斷的標準是什么,你怎么計算的?
3小結當比較量不一樣時,不方便進行比較,就應該找出相同時間內的標準量,如速度、工效等,進行比較。
三、課堂練習 練習十四第5題、第6題和第8題。
四、課堂小結
第3課時
解決問題(三)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8頁例3,練習十四第7題,第9~11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情況,運用已有知識確定解題思路,并根據解題思路,制定解題策略,列出算式解決問題。
2通過解題策略分析,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