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備課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境,進一步感知并理解分數的意義。
2認識幾分之幾,并知道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幾分之幾,會認、讀、寫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兩張長方形紙、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在小組內說說你認識的幾分之一,并用長方形紙折出你認識的幾分之一。
(2)請小組代表折一折、說一說。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板書。
(3)今天我們來進一步認識分數。(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教師出示一張平均分成6份并在其中2份涂上顏色的長方形紙。
讓學生用分數表示涂色的部分,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涂上顏色的部分有()個16,用分數表示是()。(讓學生回答)
沒有涂上顏色的部分有()個16,用分數表示是(),那么46里有()個像26,46……這樣的數都叫做分數。
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分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引導學生認識分數的各部分名稱。
(2)小結:分數上下兩個數中間有一條線,我們把這條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分數線上面的數叫做“分子”。
(3)教師說分數,學生寫分數,并指名板演,集體訂正時指出分數的分子與分母。
(4)讓學生翻開書98頁獨立完成例3,再集體訂正。
三、猜一猜
(1)出示一條線段。
男孩表示出了這條線段的12
女孩表示出了這條線段的13
讓學生猜一猜誰表示出的線段長,為什么?
(2)先小組討論,再匯報討論結果。
(3)同學們,想不想知道你猜得對不對?男孩表示出的這條線段:
女孩表示出的這條線段:
四、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九第1,2,3題,并集體訂正。
五、課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談談你有什么收獲。
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1頁例1、例2,課堂活動1,2題以及練習二十第1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意義。
2會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運算。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圓形紙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小朋友們,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分數,并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那你們能結合生活實際,用分數說一句話嗎?(指名口答,并對說得好的學生進行表揚)
(2)你們還想繼續和分數交朋友嗎?今天我們還是學習和分數有關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情景圖,讓學生觀察。
從圖中你獲得哪些信息?(讓學生回答)
你能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目的地進行板書)
引導學生先看這個問題:求兩人一共吃了這個月餅的幾分之幾?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口答師板書:15+25=,怎樣求15加25等于幾分之幾呢?
(2)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片,把它平均分成5份,先將15涂上它的顏色,再用另一種顏色涂上它的25。
問:涂上顏色的部分占整個圓形的幾分之幾?它表示的是什么?那么15+25等于幾分之幾?
請學生站起來說說你是怎樣算的,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義?
引導學生想:()個15加上()個15等于()個15,就是()。
讓學生觀察發現,兩個分數相加,分母一樣的情況下,分母不變,分子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