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
晚上6:00 18:00 大風車
晚上7:00 19:00 新聞聯(lián)播
為什么要加上上午或晚上?你是從哪里知道要改成18:00的?
對了,生活中我們就常用這兩種方法來表示時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兩種的表示方法。
二、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一)學習兩種計時法
1、 認識12時計時法:(簡單介紹)
剛剛有的同學說要加上上午,晚上來區(qū)別,你知道這種表示方法叫什么嗎?(生或師介紹)
觀察思考:哪中間的12:00和12:40要不要也加上什么區(qū)別呢?為什么?是不是每一個時間都要加?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出示鐘面演示:一天從什么時候開始?到什么時候結(jié)束?
說明一天的時間有多長?(24個)一天里時針要走幾圈?(兩圈)
討論小結(jié):第一圈走了凌晨,上午;第二圈走了下午晚上。
2、認識24時計時法(重點介紹)
剛才還有一種表示方法用18:00和19:00來表示的你知道它叫什么嗎?為什么不用加上午了?誰知道?這種計時法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小結(jié): 24時計時法中午12時過后時間要加上12。但是不要加午別。
3、比較兩種計時法:
比較一下這兩種計時法,你能說出它們的區(qū)別嗎?
小結(jié):都有0時到12時,都表示一天的時間,但是在12時計時法中要標明午別,而24時計時法中不用標明。24時計時法從下午1時起比12時計時法對應的時間多12時。
你喜歡用那一種?為什么?
4、 應用規(guī)律:
這兩種時間你都會看嗎?
(1) 完成書p73想一想。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集體反饋
(2) 撥一撥
拿出學具鐘撥一撥時間(注意互換),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 拓展延伸:
老師撥出了一個時間,你覺得它可能表示一天中的什么時間?(注意分清計時法)你這時候可能在干什么?
(二)探究如何推算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過的時間。
(1) (出示書上練習對應圖片)從圖上你獲得了那些信息?
學生獨立思考,計算,然后再小組內(nèi)交流算法。全班反饋。
小結(jié)方法:直接把后面的時間減去前面的時間。
(2)完成p74練一練2
三、鞏固練習,應用提高。
完成練一練3(小組討論完成,交流反饋)
四、全課小結(jié)。
今天你學了什么?有那些新的收獲?
板書設計:
一天的時間
一天有24小時,時針正好走2圈
12時 12時
夜里0時——→中午12時——→夜里24時
12時記時法←-12□+12→24時記時法
《時間與數(shù)學》(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飛飛一家人休息日這一具體問題的探索,體會時間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
2、通過觀察、比較,尋求各種規(guī)律,體會到日歷中包含著豐富的數(shù)學問題。
3、經(jīng)歷對時間的分類過程,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4、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結(jié)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算一算、畫一畫等探索活動,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形成初步的解題策略。
教具準備: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十一”黃金周是家人一起游玩的好時間,那今年的“十一”長假,你和家人是怎么度過的?
2.同學們活動的內(nèi)容可真豐富。我們的好朋友飛飛很想在9月份卻孤兒院和哪里的小朋友們玩,可是,爸爸媽媽的工作卻有點特殊,這可使飛飛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愿意幫助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