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上數學第七單元教案
2、過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學會用統籌的思想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從小養成愛勞動、有禮貌的好習慣,關注社會、關心人類居住環境,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課前準備:
1、課前交待學生觀察家長的身份證,了解有關身份證的一些信息。
2、一個紙杯、一根大頭針、一個盛水的塑料盒、水。
3、生活中真實的水龍頭漏水的錄像、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星期日,小紅家來了一位遠方的客人,從這個居民身份證中小紅能了解到她的哪些情況呢?
二、學生活動
活動一:
教師出示居民身份證,讓學生先自由說一說可以獲得到哪些情況,然后再說說這個人的出生年、月、日和她今年多大?再說說是怎樣獲得這些信息的。
活動二:
師:家里要來客人了,你和媽媽應該做些什么準備呢?
學生說一說。引入活動:解決至少需要( )分干完這些事。
師:小紅家里來了遠方的客人,她幫媽媽做迎客的準備,她負責燒開水、洗茶杯、擦地。
教師出示所需時間的表格。
燒開水
10分
洗茶杯
5分
擦 地
8分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把三個時間加起來,教師要啟發學生合理設計工作流程,在時間上統籌兼顧,提出工作效率:燒開水時同時擦地,剩下2分洗茶杯,開水燒好后再洗3分茶杯,這樣至少用時13分。
活動三:
師:小紅為客人準備了茶水,大家都知道水對于我們身體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說我們每天都需要飲一定量的水。你們每天大約喝多少水呢?
學生相互說一說。
教師出示書中78頁2題。
淘氣:我一天至少喝5杯水。大家想一想:他一個月至少喝多少杯水?半年呢?一年呢?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反饋。
本題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結果,要根據一個月、半年、一年的具體天數而定,不同的月份天數不同,上半年和下半年天數也不同,平年和閏年的天數也不同。也可以根據學生一天喝水的具體數量,來討論這個問題。關鍵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結果是怎樣產生的。
活動三:
師:“水——生命之源”。既然如此重要,我們就要從自己做起,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滴水。
教師出示生活中真實的水龍頭漏水的錄像,引入小實驗:預測一個沒有擰緊的水龍頭一天浪費幾杯水。
活動過程可以是:
(1)學生進行猜測:漏掉一杯水用幾分?一時漏掉幾杯水?……
(2)引導學生動手做實驗,得出漏掉一杯水用幾分(用整分計算)。
(3)讓學生獨立推算出1時、8時、1天漏掉多少杯水。
(4)組織學生交流推算的結果是什么?你是怎樣推算出來的?通過這個實驗你還有什么想法?對于最后一個問題會想到應用這樣以小見大的思想去解決其他實際問題;可能進行繼續推算,求出一個月、一年漏掉水的數量;也可能想到假如學校所有的水龍頭都沒有擰緊一年會漏掉多少水;還可能會想到世界上水資源危機,要節約每一滴水,平時用水后要擰緊水龍頭,節約每一滴水等等。
(5)根據討論情況,讓學生課下可以出一期黑板報或讓學生也可以制作小報,進行展覽,把學生們的學習成果和有關的思想方法展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