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筆算乘法》(三上)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28-29頁)。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內容是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是在第一單元已經學習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口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本課是本單元第一課時,是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教材結合“購物”的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并列出算式。教材提供了人民幣實物演示、連加法、加法豎式、表格算法和列豎式計算等幾種不同的方法,重點是通過實物演示和對照連加豎式,使學生了解列豎式計算乘法的算理。然后在練習中鞏固,再把所學用于解決身邊問題。這節課也為后續學習乘法計算奠定了一定基礎。
學情分析
由于這次上課是在哈爾濱市,而哈市的學生一直使用人教版教材,在此之前并未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所以在計算上可能會有難度。這需要教師通過前測了解學生對于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掌握程度,并預測學生在探索新知時可能使用的計算方法。在課上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計算方法,在交流中體會算法多樣化,并重點探索乘法豎式計算方法。雖然乘法豎式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提前接觸過,但在課堂上是第一次學習,要在口算的基礎上,對照不同算法,理解算理,真正掌握豎式計算方法。
另外,考慮到學生年齡和數據計算枯燥兩方面的特點,學生計算時往往會產生一些不良習慣。因此,要創設具體情境,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關注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的情緒、意志、興趣等非智力因素,進行有意義的數學思考與交流,促進對數學的理解。學會計算的同時,滲透遷移和轉化等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具體的情境中,能運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掌握豎式計算方法。
教學設想
把握教材編寫意圖,結合學情實際,圍繞教學目標,我從以下幾方面設計教學:
首先,從學生熟悉的身邊情境“購物”進入本課,先讓學生說一說情境圖中的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如:買4把椅子需要多少元?列出算式:12×4。接下來,在學生獨立計算的基礎上,在小組內交流算法,然后全班分享。在體會算法多樣化后,重點引導學生列豎式計算乘法。通過實物演示和對照連加豎式突破本課難點,使學生了解其算理,并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加以指導,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數學方法和技能。最后,通過練習鞏固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具準備 圖片、直尺、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為了改善同學們的讀書環境,學校準備為閱覽室購買一些物品,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一些有關購物的問題。(板題——購物)
出示圖片:
師: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讀圖,說信息,師引導學生完整介紹信息。
師: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
預測:
①一個書柜和一張桌子共需要多少錢?……能解決的加法或減法問題。
指名列式。
師:誰還能提出不同的問題?
②乘法問題:4把椅子需要多少元?2個書柜需要多少錢?3張桌子需要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