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學設計
全球服務中心
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中逾80%來自服務業。服務業的經營范圍包羅萬象,由遍及世界各地的?者\輸以至承包生產、軟件設計,無一不達國際先進水平。鑒于競爭激烈,本港不少服務項目的收費都是全球最低廉的。近年國際長途電話市場開放,本港長途電話收費亦隨之顯著下降,現時由香港致電美國的收費,比起美國州與州之間的電話費還要廉宜。
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
在一九九九年,共有880家公司以香港作為亞洲區總部。美國公司設于本港的地區總部數目最多(205),其次是日本(114)和英國(82)。此外,約有1,650個國家都選擇香港為其地區辦事處。這些地區總部主要從事的業務包括批發/零售、出入口貿易、其它商業服務(例如會計、廣告、法律等行業)、金融財經、制造、運輸及相關服務。
政府行政架構精簡
香港擁有一個架構精簡而效率高超的政府。公司及個人課稅率低,而且易于計算。香港政府亦以效率出眾、透明度高兼處事公正而知名,既樂于支持工商業的發展,卻又極少干預市場運作。在過去連續六年,香港都獲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列入「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
香港的投資
香港信息開放,法治制度完備,政府開明廉潔,都是吸引企業選擇來港經營的主要因素。根據工業署的《海外公司駐香港 地區代表調查1999》顯示,本港的外商企業達2,400家,其中840家 為區域總部,另1,650家則為區域辦事處。受訪者表示,政府廉潔、信息開放、政治穩定、銀行及財務設施優良、地理位置及稅務制度等 ,都是他們作出投資決定時首要考慮的因素。絕大多數的受訪者都認 為香港信息發達,加上一流的銀行及財務設施、低稅率、簡單的稅制 、完善的基礎建設,以及廉潔的政府,令香港獲得很高的評價。
香港是進出中國內地經商及投資的大門,同時也為內地經濟現代化提供所需的人才及資金。 目前約有半數出口貨品仍然經香港轉運內地,而香港在內地的投資額亦占當地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約五成。 每天約有800班渡船、100班航機、35班列車及 27,000部車輛穿梭中港兩地。 香港約有50,000家公司于華南地區自置生產設施 ,聘用員工約達500萬名。目前本港約有10萬人在內地工作,主要負責管理及培訓職務。
另一方面,中國內地也是香港經濟的主要投資者, 國內約有2,000家企業在香港注冊,資產總值接近2,000億美元,是香港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資者。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香港憑著本身的技術及與內地機構的聯系,定能加強在世界貿易市場的地位,香港經濟多個行業亦會有良好的前景。隨著金融業的開放,有興趣投資東亞地區的投資散戶及機構投資者將會陸續增加投資,中小型外資企業亦有可望進一步增加直接投資,鑒于香港一直扮演中介的經紀角色,這項發展將令香港受惠。
香港的電訊業亦可從中受惠,原因是企業及日見普及的互聯網服務將于未來數年對電訊造成需求,而國內亦訂立新例,準許外資電訊供貨商擁有50%股權的企業在國內經營。部分人士更預期,香港將會帶頭發展新互聯網軟件,研制特定軟件及互聯網素材, 迎合國內用戶及世界各地華人社會的需求。對于這個行業而言,小型公司股票市場在香港及區內其它地區崛起,加上外國投資者及風險資金企業參與發展的途徑越來越多,定必有助業務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