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預設學習目標】1、讀懂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并能就這件事發表自己的意見。
2、感受到工程師與工人身上高尚的情操。
3、培養孩子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意識,并能想出具體的操作方法付諸以行動。
【學習重難點】能從具體的詞句中感受到工人與工程師的高尚情操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收集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資料。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建設步伐越來越快,人們已經毀壞了多少的良田,砍伐了多少的樹木,地球上的河流在不斷地斷流,森林的面積也在不斷地緊縮,人類正為此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人與樹的故事。
2、揭題:《路旁的橡樹》
二、自學課文
1、自由讀文,邊讀邊想:這是一棵怎樣的橡樹?
它的命運究竟是如何的?
2、反饋:
①出示句子: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a、請讀讀這名話,說說你的腦海中出現一棵怎樣的樹?
b、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想想,這棵橡樹會有多大的年齡,究竟對于我們的生存環境有什么樣的關系?
②這棵橡樹將要遭遇什么呢?請結合文中的內容簡要交流一下。
③最終這棵橡樹因為城市建設的需要而被砍掉了嗎?請結合文中的內容說一說。
二、深究課文
1、本該為了加強城市之間的聯系而要被砍掉的一棵橡樹為什么最終被保存下來,而那條溝通兩座城市之間的那條道路卻因此而拐了一個彎呢?請再讀課文,邊讀邊想:到底是誰救了這棵橡樹?劃出相關的句子。
2、反饋
① 工程師救了橡樹
a、出示句子:工程師拿出一根楔子,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里。“現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他輕聲地說。
請你想像一下,這里的“誰”會指哪些人?為什么?
b、是不是工程師一開始就決定把這棵橡樹保留下來呢?
出示句子:他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
“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師說。
試著想像:如果你就是當時的那位工程師,你當時的心理是怎樣的?cd②工人救了像樹
理由:a、突然,工人們停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b、工人們也沉默不語。
c、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
d、“橡樹也不可以砍。”工人們說。
試著想像:工人們為什么沉默不語?嘆氣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 小結:這棵橡樹就因為工程師與工人他們有著一顆高尚的心,被成功地保護下來了,那么,此時此刻你真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請你就這件事發表下自己的看法。
三、感情升華,環保教育
1、交流課處收集的資料:我們地球的環境受取了哪些污染?我們人類為了改善環境都做了哪些工作。
2、討論:你可以為保護家鄉的環境做點什么呢?
教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讀文章,語言質樸,情節簡單,所反映的人們的行為非常高尚。學習重點是體會人們為保護橡樹而體現出的一顆高尚的心,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作出的努力。
因此,我就抓住“高尚”二字,安排了重點交流環節。
片斷:出示最后一句話。
a.指名讀、齊讀!
b.為什么說他們有一顆高尚的心?(再讀交流)
c.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高尚”的,舉例說。
d.你打算為環境保護做些什么事?(交流反饋)
從上述流程中不難看出,設計的意圖就是要結合生活實際,豐富教材。在學生討論交流了課文中“高尚”的涵義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尋找一些“高尚”的例子,此時范圍不限制,因此學生有說自己親人的、同學的,也有說生活中遇到過的一些事。通過結合生活實際,把對“高尚”的理解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其實在很多課文中都可以運用這一方法,效果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