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路旁的橡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8課內容。此文是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工人們在修建公路時,發現一顆粗壯、結實、挺拔的大橡樹挺立在路基的中央。為了保護橡樹,工人們與工程師經過精心設計,在不改變筑路計劃的前提下,是公路在橡樹邊拐了一個馬蹄形的彎,既保護了橡樹,又圓滿的完成了筑路計劃”的故事。表現了人們對草木的珍惜,贊揚了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的環境保護意識強。
本文語言質樸,情節簡單,所反映的人們的行為非常高尚。選編的意圖是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對前一課的學習,對于本課會比較容易理解,但文中別樣的深意同樣能給三年級孩子以心靈的震動,讓他們感受文中人物的靈魂美。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筑路人高尚的心。并從筑路人的行動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體會人們為保護橡樹而體現出一顆高尚的心。
五、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引領要簡單,學生的學習要扎實。唯有如此,教學才能有效。以讀為本,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解惑,在讀中升華。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 黑板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村莊的人為了眼前“不錯”的生活,幾乎砍光了樹木,結果毀滅了家園。今天我們也要學習一篇關于人和樹的課文。
板書課題,齊讀。
設計意圖:從前一課入手,讓學生帶著對樹的重要、珍貴的認識閱讀課文,便于學生感悟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
二)根握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1、翻開書本28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
三)檢查自學效果,組織交流
課堂上最美的是你們朗朗的讀書聲。我們先來檢查一下早上的預習情況。
1、示拼音小老師帶讀,去拼音開火車讀,齊讀
橡樹 延伸 挺拔 楔子 瀝青 馬蹄形 高尚
生字詞這只攔路虎輕而易舉就被你們趕跑了。
2、交流
(1)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談談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四)學習文本,抓重點感悟:
1、課文中也有一句話表達了對工程師和工人的贊美,請找一找。
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誰能給高尚換個詞?(善良、偉大)
對,有愛心有道德的人就是高尚的人,課文中的工程師和工人們用行動贏得了高尚。
2、默讀課文,找找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到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用橫線劃出。
第一:突然,工人們停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工人為什么停下來,他們看到了什么?
(示句子: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你發現了什么?(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橡樹比作哨兵)
橡樹和哨兵兩個不一樣的物體有什么相似點?
現在你就是這棵橡樹,請你像草原上的哨兵一樣筆直、有力、挺拔地站立著(請生演示,筆直,挺拔,有力)評:這英姿多么威武。你能讀出這樣的感受嗎?指生讀。評:瞧瞧,這橡樹多么有生命力!讀得多有氣勢,這橡樹美得不一般!你的英偉,老師對你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