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面的賜予:斧頭、蓋房、造犁、不斷、減少、擴大、一棟棟、家具、冒出、柴煙、黎明、洪水、何處、包括等。
2、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含著的道理。
3、培養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小村莊變遷的原因。
難點: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課前準備:查找有關環保的資料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小黑板,錄音機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理解新詞;學習課文的第二和第五自然段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悟出課文中蘊含著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0、一個小村莊故事》(板書課題)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和第五自然段,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兩個自然段,回憶一下講了什么?
3、指名回答。(邊回憶邊板書)
4、學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想提?
5、今天的第一個學習目標就出來了。這可是你們自己制定的,了不起!那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讀課文)
二、品讀句子,體會自得
1、自讀自悟
(1)怎么讀?讀哪里?(讀課文第2至4,抓住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多讀幾遍,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體會,說說自己的理解)
(2)小組交流,每個人都談談自己的體會。
(3)學生匯報小組交流情況,教師隨機點撥引導
①“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引導:a、“裸露”是什么意思?(沒有東西遮蓋)課文中“裸露的土地”指什么?(土地上沒有植物遮蓋)
b、作者用“裸露的土地”說明什么?(暗示環境的惡化)
②“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引導:a、省略號在這里說明了什么?(說明環境的惡化越來越嚴重)
b、句中有兩個關系密切的詞,能找出來嗎?(減少和擴大)
*這兩個是什么詞?(反義詞)同意的舉手。
*那如果我不砍樹,一直種樹,樹木的數量會怎樣呢?(增加)
*如果我老砍樹呢?(樹木會的數量會減少)
*那“減少”的反義詞是(增加)由于我種樹,那裸露的土地會(縮小)
*把這兩組反義詞說一遍。
*我制定了一個溫柔的陷阱,你們全掉進去了。但今生,你們永遠都不會再搞錯了。
③“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引導:小村莊的人們用斧頭把大量的樹木劈成柴火燒掉了。
(4)想象一下,人們還有什么破壞性的行為?
(5)選擇你體會最深刻的一個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
①自由練讀
②小組交流,互相評議,幫助
③選出小組內進步最大的同學進行匯報,比賽
2、悟感情,明主旨
過渡:多美的小村莊啊,就這樣被洪水卷走了,什么都沒有了。
(1)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①“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引導:a、“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指的是什么?(不僅指前面提到的用斧頭得到的房子、家具、柴火,還有靠斧頭得到不錯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