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閱》教學案例
[教材分析]
《檢閱》這篇課文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這個故事很感人,再加上課文中的人物形象鮮活,便于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人物感情,三年級的學生讀完一遍后,都能說出大致的意思: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準備參加國慶檢閱游行,商量怎么解決一件“棘手的事”。經過一段艱難的心理斗爭,最后決定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游行隊伍的第一排。在游行檢閱時,他們的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博萊克并不因為自己是個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他是一個自信的、對生活充滿熱愛之情的孩子。雖然同學們曾經猶豫,怕拄拐的博萊克影響兒童隊員游行隊伍的整體形象,但是最終他們做出了正確選擇:不歧視任何人,讓每個人都擁有他們應得的權利。因此,孩子們獲得了雷鳴般的掌聲,獲得了“這些孩子們真棒”的贊揚。通過抓住人物心理的描寫,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到最終做出的決定體會兒童隊員們關愛殘疾人的舉動,尊重每一個人平等權利的做法,會激起學生心中的漣漪,引發學生的共鳴,從而使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意識植根于學生的心里。
[設計理念]
從回顧學生親身經歷過的檢閱時的情感入手,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讓學生通過反復的閱讀實踐,在與文本的多次接觸中感受大家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的個性品質。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要自尊、自強,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平等權力這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聯系課文理解:“鴉雀無聲、沉默、情不自禁、盛大的節日、隆重的場面”,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積累文中好的詞語。
2、能力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大家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的個性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體會人物心理的變化,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學難點:體會關鍵語句“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層含義。
[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揭開愛的主題
1、師:入小學以來,你最難忘的一次活動是什么?
生:我最難忘的是“風箏比賽”,在比賽中我們的風箏非得最高。
生:我最難忘的是“國慶節文藝匯演”我表演了舞蹈……
生:我最難忘的是第一個兒童節,那天我參加了入對儀式,并舉辦了“慶六一田徑運動會……”
師:運動會中最隆重的場面是什么?
生:檢閱。
師:看著一排排整齊的隊伍通過了主席臺,我們的隊伍也即將通過主席臺時,你們的心情怎樣?
生: 非常緊張、激動,又有些興奮。
師: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外國小朋友在參加國慶檢閱的事兒。(板書:檢閱)
2、投影出示課文圖片
(這是發生在波蘭首都華沙國慶節的隆重場面,一對少年兒童正經過主席臺前。)
師:請同學們觀察圖畫,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生:在這隊少年兒童隊伍的第一排里,有一個拄拐的小男孩也和其他人一樣昂首挺胸地行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