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三年級下冊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2)匯報朗讀。
a:三個學生配合朗讀。[一生讀敘述部分,一生讀作者,一生讀少年]
[師問讀少年語句的學生: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師生共同評價)
b:師生合作讀。[一生讀敘述部分,教師讀作者,全班讀少年]
四、拓展過渡,順承第二課時
1、師述:讀到這里,老師不禁要問,透過那少年眼睛里流露出的一絲遺憾的神情,你們大膽想象一下,他除了因為作者放棄購買木雕而遺憾,還會想到什么?
[用行動來彌補這種遺憾]
2、師總結:的確,這位賣木雕的少年,沒有讓作者將遺憾帶回中國,無償地送給了作者一個木雕紀念品,[板書:送]他以自己的純樸、善良留給作者永遠的感動!以一個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特有的感情譜寫了一曲中非人民友誼之歌。這也正是作者要寫這篇文章的真實目的所在。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10——16自然段,深刻體會賣木雕少年的美好心靈,并鞏固未練習的生字詞,積累課文中詞語。
[板書設計]
27、賣木雕的少年
賣
買
黑人少年“ 我”
沒買
送
深厚友誼
非洲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