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冊《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實錄(第一課時)
生2:讀第6自然段。
師:你真有大將的風度,不急不躁!
生3:讀10自然段。
師:看看他讀書的樣子,多像古人讀書啊,端著書本,用心讀。
……
當學生讀到“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我們是朋友!’”
師:咱們來學外國人說不太標準的中國話好嗎,誰來試試?(學生躍躍欲試,熱情高漲)
學生搶著說。
生:讀“他笑了,露出了兩排潔白的牙齒。”
師:你們把牙齒露出來看看潔白嗎?不敢?可能吃了太多糖了?
(課文讀完了。)
師:太棒了,你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自己吧!
師:請看大屏幕布:黑人少年 歲, ,牙齒
會說 中國話,對中國很 ,把中國人當成 ,所以,他把一個 大小的木雕小象墩送給我。
師:只給一分鐘,默讀課文,看看你會填嗎?老師這作業不好做,一定要動腦筋,答案都在書上,要反復讀書。
(學生認真讀書,尋找答案。)
師:孩子們互相交流一下,看看誰的答案好。
師:指名回答。
學生一陣掌聲。
師:你們太聰明了,我豎起大拇指,大家就知道送掌聲呢,真是一個團結、默契的集體。
師:少年的形象出來了,你能說出這是一個怎樣的少年嗎?
生:他是一個可愛的少年。
生:他是一個健壯的少年。
生:他是一個對中國很友好的非洲少年。
生:他是一個非常健康、非常可愛、對中國十分友好的賣木雕的非洲好少年!
……
師:文中從5到15自然段是寫少年,那文章前4個自然段和少年有關系嗎?有怎樣的關系?
生1:有。
生2:沒有。
師:到底有還是沒有呢?別急,請看課文。
學生讀課文。
師:搞清楚的同學請舉手。(有一部學生舉手。)還沒有弄清楚的人請舉手。(也有一小部的學生舉手)。都不清楚的舉手,要誠實啊!(也有幾個學生)。
師:請看大屏幕。出示第1自然段。“在去非洲南部這前,一位朋友告訴我,一定要游覽莫西奧圖亞大瀑布,還要買一兩件木雕工藝品。”
生:(朗讀這句話)
師:讀得真好。師點擊又出示另一句:“在去非洲南部這前,一位朋友告訴我,要游覽莫西奧圖亞大瀑布,還要買一兩件木雕工藝品。”(請學生把兩段話進行對比)
生:我發現第一段話多了“一定”這個詞。
師:這兩段話,哪段話更好呢?
生:第一段更好。
師:為什么要“一定”呢?
生:朋友向我介紹一定要游覽大瀑布,還一定要買一兩件木雕。
師:在“要”和“還要”前都加上“一定”讀一讀,行嗎?
生:用兩個“一定”就很啰嗦了。
師:這與少年有關系嗎?
生:有關系。如果沒去,就遇不到那個少年,就不會發生少年贈送木雕給我的事。
師:你真會讀書,能聯系前后文來思考!“我”為什么一定要去游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請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原因。
生1:大瀑布很漂亮。
師:用“漂亮”不夠好,能用上更好的詞嗎?
生:大瀑布很壯觀!
師板書:壯觀
師:你們想去看看嗎?
生:想!
師:(出示課件: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你仿佛聽到什么呢?
生:瀑布的聲音很大很大。師:表示聲音很大,可以用一個詞——“震耳欲聾”
生:瀑布的聲音震耳欲聾!
師:這么壯觀的瀑布,請同學們再美美地讀第二自然段。
師:我們再看看木雕。出示課件: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