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鐵牛》說課稿
語文教材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例子,所以學生讀懂課文之后,最后一個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鐵牛到底怎么撈上來的,請同學們自己回去動手做實驗,邊做實驗邊想,你再有沒有比和尚更高明的辦法?或者你認為和尚的做法還有哪些弊病。從而開發了學生創造的潛能,又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三、說學法。
朱熹曾說:讀書之法,在于循序漸進,熟讀精思。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上述教法的指導下,我引導學生采用個別讀、齊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其次,我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始終把他們放在主體位置上,讓他們通過小組內的讀書、思考、討論,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
四、說教學程序。
(一)初讀,整體感知。為了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教學時我讓學生先自由讀一遍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和尚說了一句什么話?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使學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二)精讀,深入理解課文。第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要深入理解和尚所做的每項準備工作,我讓學生自由讀、個別讀、齊讀,進一步領悟作者是按照準備工作的先后順序寫的,體會作者的言之有序。
(三)練說,促進能力轉化。學了第3段之后,我讓學生進行說話練習,請同學們就你做過的某一件事說一句或幾句話,可以用上課文中這一組表示先后順序的詞。這樣既是對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又強化了知識的記憶。
(四)動手,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課文最后一個環節,我讓學生下午回去自己動手做實驗,邊做實驗邊想:你有沒有比和尚更好的方法把鐵牛撈上來?第二天再給老師匯報。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設計,清新明快,看了使人一目了然,這節課的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
17、撈鐵牛
“叫水送回來”
潛水摸牛
準備工作 備船裝沙
并船搭架
拴牛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