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勃 教案
課文哪一自然段寫了王勃寫出的《騰王閣序》成為了千古傳誦的名文?
(指名讀最后一自然段)
誰能讀出句子的意思來?(讀懂詞語:千古傳誦)
(三)學習課文第二到五自然段
1、在這個故事當中,你認為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寫成名文)
2、找一找,哪個自然段重點講寫成了《騰王閣序》?(第4自然段)
(1)提示:怎樣才能讀好課文呢?(要把自己當成是課文中的人物,像他那樣去想一想,然后再讀,才能讀得好。(指名讀第4自然段)
(2)讀了課文,特別是讀了第4自然段,你認為王勃是個怎樣的少年?
(板書:有才華)
你是通過讀了哪幾個詞語看出來的?(板書: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引導讀懂這些詞意
小結:王勃雖然年少,可他才華橫溢啊!
(3)問:參加宴會的就王勃一個人嗎?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①朗讀第2自然段,理解為什么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
(都督要求當場寫慶賀的文章,時間又短,怕寫不好,有難度)
這和寫王勃有才華有什么關系呢?(相比之下,王勃是“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②他怎么就能做到“文思如泉,筆走如飛”呢?請朗讀第3自然段
王勃凝望江面,他看到了什么?誰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指名讀“遠處的……飄蕩……”)
誰能讀出那迷人的秋景呢?(指名讀出意思來)
師邊述(畫面內容)邊板書詞語: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鴨披著落日的余暉
聯想:假如你也看到了如此美麗的秋景,你會怎樣呢?(指名說)
③小結引出詩句:
如此美麗的秋景,使王勃的心中充滿了創作的激qing,當即用了兩句短短的話語就把這情景描繪下來了,你知道他用的什么句子嗎?
④出示并齊讀詩句(板書:落霞與孤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⑤誰能看著黑板,憑著對課文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4)讀到如此美麗的佳句,不光是我們認為王勃是多么的有才氣,就連那位都督也終于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了,他竟忍不住拍案叫絕。誰來學學他拍案叫絕的樣子讀讀他說的話?(指名讀)
引導體會詞意:拍案叫絕(好)
同學們,你佩服王勃嗎?你想怎樣來稱贊少年王勃呢?(指名說)
三、總結全文:
1、今天,我們讀了一個王勃參加滕王閣宴會時當場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滕王閣序》,讓我們又認識一個文思敏捷,才華橫溢的少年王勃。
2、同樣是在觀看秋景,為什么王勃能寫古傳頌的佳句,而其他人卻不能?
指名說。
3、師小結:王勃之所以能夠寫古傳頌的佳句,得益于他的善于觀察,得益于他的飽讀詩書,得益于他的把觀察到的景物變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得益于他能寫出自己的獨特的感受。想想你們寫作時為什么會像擠牙膏似的擠不出來哪?我們寫作文要像王勃那樣“文思如泉”、“筆走如飛”就要學會多觀察、多思考,只要大家堅持做下去,總有一天,我們也能寫出像王勃那樣的好文章。
四、作業:抄寫詞語。
板書設計: 9、少 年王勃(奇才)
一只野鴨披著落日的余暉 落霞與孤孤鶩齊飛
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 秋水共長天一色[nextpage]
秋水長天王勃才驚四座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他七歲時就能做文章,十四歲時,就能即席賦詩。這一年,他到江南探望父親,路過洪州時,參加了都督閻公的滕王閣宴,即席寫下了《滕王閣序》和《滕王閣》詩,文驚四望,堪稱千古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