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 習題和相關資料
生態平衡: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各種群之間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相對協調的穩定狀態,各因素的結構與功能處于相互適應的動態平衡之中。
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微生
物)之間在長期進化過程中保持結構上的相對協調,功能上的和諧,以及輸出輸入物質和能量數量上的接近。有這三方面的平衡就可認為該系統處于生態平衡階段。
例如草原上的草、兔和狐組成一個極簡單的系統。草在陽光下蓬勃生長,兔食草而生,狐捕兔而活。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草生長旺盛,兔大量繁殖;草被消耗多了,兔的掩蔽場所少了,暴露在外易被狐獵食;狐的食物豐富了,數量大增;兔銳減,結果狐覓食困難;當兔和狐的數量都減少時,經過一段時間,草原又恢復生機。兔又漸漸多起來,新一輪的循環平衡又開始了。這表明在這自然系統中,各因素出現的競爭、排斥、依賴、共生等相生相克的關系,是一種相對的平衡,動態的平衡;在一定限度內,各因素有所變化,有所消長,遵循一定的變化規律。嚴格地說,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平衡,是非平衡中相對的平衡,促進了自然系統和人類社會的發展。
l 相關連接故事
老鼠和兔子
1927年1月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克恩地區,突然有上億只老鼠像潮水似的從湖灘涌來,數量多得使某些街道連行人立腳的地方都沒有。
老鼠先頭部隊沖進塔弗特村,這里有一個羊圖正關著一只綿羊。餓得饑腸轆(ih)轆的老鼠竟不顧一切地鉆了進去,活活把這只可憐的家畜咬死并吃個精光。仗著“人多勢眾”,老鼠在克恩地區大肆逞
兇。它們吃光糧食,咬壞物品,到處胡作非為,給當地人民造成經濟損失達50億羌元以上。
哪兒來這么多的老鼠呢?是一夜之間從地底下鉆出來的嗎?原來,
早在20多年前,克思地區的農民就發動了一場消滅有害野生動物的運動。狐貍啦,黃鼠狼啦,狼啦,還有鶚、雕、隼、蛇等等,凡
是有時會傷害人和家畜的,統統被列入了該消滅的野生動物的名單。
若干年后,這些“有害”的野生動物是被消滅得差不多了,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它們是老鼠的天敵。天敵一去,老鼠迅速繁殖,驟然增
多。這就是克思地區發生這場“飛來橫禍”的秘密。
這很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各個因素本來就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
的,其中只要一個因素有了變化,其他因素也會跟著發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吃老鼠的天敵被消滅了,也就是主要的制約因素消失了,老鼠自然就會肆無忌憚地為非作歹,泛濫成災!
雞和狗的故事
幾年前,《大自然》雜志刊登了駐守在我國南海西沙諸島上的戰士寫的一篇通訊,,這篇通訊講述了一個有趣而真實的故事:
戰士們在西沙某島上養了一些雞,雞能提供肉和蛋,改善部隊的生活,可是過了不久,雞變少了。經過調查,發現原來是島上的老鼠開始泛濫成災。老鼠不僅吃小雞,而且常常聯合起來向大雞進攻。
為了消滅鼠害,戰士從大陸上運來幾只家貓。老鼠是家貓的食物,食物充沛,貓運亨通,貓于是越來越多,老鼠則越來越少。但是,時間長了,貓還越來越野,它們不僅吃老鼠,而且吃小鳥,連島上稀有的鰹鳥也受到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