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射虎》系列解讀及教學設計
《李廣射虎》中的李廣,就是一個高大的英雄形象,一個無法復制的超人和傳奇!誤石為虎是一個可愛的失誤,由于三位作者(司馬遷、盧綸、《李廣射虎》的作者)的渲染,這個失誤完全在情理之中(朦朧,真美)。然而,“中石沒鏃”確是一件亙古未聞、驚世駭俗、非人力能及的奇跡——李廣,一個神一樣的英雄橫空出世,他的光芒掩蓋了與他同時代的諸多名將而顯得卓爾不群。你看,身經百戰讓他擁有足夠的警覺,即使一陣風刮過野草發出的“沙沙”聲,也能令他立即想到:“有情況!”;你看,“猛然間,李廣發現前方的草叢中,影影綽綽蹲著一只老虎,連忙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嗖’的一聲,一只白羽箭射了出去。”面對猝然而至的敵情,不假思索便嫻熟地拈弓搭箭,并一箭中的,不僅如此,“那白羽箭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完美的詮釋了“穩、準、狠”的內涵,試問古今名將幾人做到?此即“神勇無比”也!
因此,李廣“神勇無比”的具體表現是“箭術高超”,“箭術高超”的具體表現是“穩、準、狠”。
四
《李廣射虎》教學目標的確立:
干國祥在《構筑理想課堂》中關于三類目標的闡釋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色彩,想想看,也頗有道理。三類目標與三維目標是兼容的,或許可以這樣理解,三類目標是三維目標的具體體現,三類目標的確立似乎更有利于我們的教學方向和學生的學習方向。因此,不妨用三類目標的方式架構一下《李廣射虎》一課的教學目標(或許有邯鄲學步、東施效顰之嫌,權作一種嘗試,在結束教學以后再做自省吧)。
先復讀一下干國祥對三類目標的表述——
a類:基礎性目標,有為核心目標搭梯的知識,有必須解決的障礙性知識。
b類:教學核心目標,即課堂重點要的內容,一般為單元所規定的知識與技能。為解決某類問題而開發的方法,與知識一樣,往往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教學內容。
c類:附著性目標及延伸性目標。一般而言,思想情感價值觀多屬于此類目標。
當然,這僅僅是目標架構的思想來源,即使面對同一節課,如《李廣射虎》,也會因為教者和學者的不同而使目標的具體呈現多樣化,特別是對學生所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的差異會很迥異。教學三(1)班,我常常受困于學生學習基礎的薄弱,在以前的隨筆中多有提及,諸如識字很少、會寫的字異常少、朗讀水平低等,因此,在目標確立的時候,更多兼顧了客觀的學情(這也是上學期上公開課《第八次》的教訓之一)。
綜合學情和課文練習的暗示,將十五個生字的認讀、組詞和讀通課文設為a類目標,將誦讀《塞下曲》和通過品析詞句來感受李廣的神勇無比設為b類目標,將加上想象說說《塞下曲》的意思和誦讀前賢歌頌李廣的名句列為c類目標,作為學習課文的延伸。第一課時重點解決a類目標,b類和c類目標將在第二課時達成。下表就是本課教學目標的具體化:
教學目標
a:
1、準確認讀十個一類字“唐、盧、組、期、邏、惕、搭、獵、呆、扎”和五個二類字“棱、朦、朧、搜、綽”,并能給每個一類字組兩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