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的沙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會9個生字,寫會10個漢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領悟“只要朝著預定目標堅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實現愿望”,從而激勵學生朝著目標,奮發前進。
3.能按分好的段落,理解每段內容,初步學習概括段意的方法。
4.查找資料,了解沙粒變成珍珠的過程,從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教學過程〗
(計劃兩課時)
(一)欣賞珍珠,激發興趣
1.師述: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美麗的珍珠,請大家欣賞。
2.出示珍珠圖片或珍珠飾物,學生欣賞。
3.師問:看了這些珍珠,你能用一個詞語來贊美或形容這些珍珠嗎?(指名說)
生1:我覺得這些珍珠太美了,只能用一個字“美”來形容。
生2:我用“五光十色”來形容。
生3:我用“珍貴”來贊美它們。(讓學生把說得好的詞語及時板書在黑板上。)
生4:我覺得這些珍珠各種各樣,就用“千奇百怪”來形容吧。
生5:我覺得“燦爛奪目”更恰當些。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述 :看來大家都很喜歡珍珠,那么你們想不想知道珍珠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顆沙粒的故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自由選擇朗讀伙伴開火車讀,讀后評議。(主要圍繞生字認讀情況進行)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同桌交流后指名說)
生1:讀了課文,我知道有一顆圓圓的沙粒想變成珍珠,就鉆進蚌殼里了。
生2:讀了課文,我知道這顆圓圓的沙粒不顧同伴們的嘲笑,最后終于變成了一顆閃閃發光的珍珠。
生3:讀了課文,我知道只要朝著預定的目標,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成功的。
生4:讀了課文,我知道沙粒要想變成珍珠,就要鉆進蚌殼里,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會實現自己的愿望。
……
(三)分段理解,讀中感悟
1.師述: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讀懂了課文。下面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來讀課文,體會圓圓的沙粒為什么會變成珍珠呢?
2.指名讀1―9自然段。思考:這部分講了什么?(教師提示:可以以“誰做什么”的句式說一說)(同桌說后指名說)
生1:這幾個自然段講了一顆圓圓的沙粒想變成珍珠,但他的同伴們都嘲笑它,有的說……
師述:用一兩句話把主要意思說清楚,就可以了。
生2:這部分講了一顆圓圓的沙粒想變成珍珠,就鉆進了蚌殼里。但它的同伴都嘲笑它。
師述:你能用一、兩句話把幾個自然段的意思說清楚,真棒!
師問:同伴們的議論還真不少,如果你是它的同伴,你會說什么?(指名說)
生1:我覺得他們不應該嘲笑他,如果是我,我會說;“你真勇敢,我祝你成功。”
生2:你有這樣的勇氣,我真羨慕你呀!
生3:你再也不能和我們玩了,我會想你的。
生4:蚌殼里黑洞洞的,你呆在里面多痛苦,真不會享受啊。
……
師述:面對同伴的議論,圓圓的沙粒是怎么做的?(學生在書上畫出“真誠、下定決心、坦然”等詞語,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體會后指名說。)
生1:面對同伴的議論,他沒有動搖,說明他的決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