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美 體會美 傳達美——《拉薩的天空》教學設計
(1)交流匯報。在學生交流匯報的過程中,教師可抓住一些比較難寫的字進行范寫,如“忍”、“簾”等字。
(2)練習臨寫。讓學生選擇幾個自己感興趣的或認為比較難寫的字,描一描,臨一臨,在描、臨的過程中體會它們的寫法(此時可以播放舒緩的音樂,以營造寫字的氛圍,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意圖:讓學生在自主觀察、臨寫的基礎上,交流自己的發現、體會,這樣就能使學生在動眼、動嘴、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練字的興趣,提高練字的效果)
(二)精讀課文,體會美
精讀課文時,可以抓住“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這句話挈帶全文,引領學生品讀文本的語言,感悟拉薩天空的美。
1.精讀第一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你從這個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2)引導學生品讀比喻句。這句話寫的是什么?把拉薩的天空比作了什么?這樣寫你覺得怎么樣?
(3)朗讀第一自然段。
2.精讀第二、三、四自然段。
(1)拉薩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課文是怎樣具體來寫的呢?讓學生自由閱讀第二、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并用筆把那些最能體現拉薩天空特點的語句勾畫出來。
(2)同桌的同學互相交流,朗讀自己所勾畫的語句,看看怎樣朗讀才能把拉薩天空的特點表現出來。
(3)指名朗讀自己所勾畫的語句。比一比,看誰讀得聲情并茂。
(4)讓學生從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來朗讀,讀出感情。
(意圖: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和自由朗讀的時空,激發學生參與讀書的欲望。同桌互讀、指名賽讀等讀書方式的運用能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感悟文本語言;能有助于學生在與同伴交往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還有助于因材施教,彌補一位教師難以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缺憾)
3.精讀第五自然段。
先讓學生看圖,再讓學生讀文,圖文結合體會意境,感悟比喻的精妙。
4.讓學生說說自己精讀文后的感受。
(意圖:在學生精讀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感受,這不僅能把對話引向深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還能引領學生再一次地回歸到文章的整體,體悟文本的蘊蓄和情愫)
(三)誦讀課文,傳達美
1.創設情境。
同學們,剛才我們在作者的引領下一同走進了西部,走進了拉薩,欣賞了拉薩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薩天空的迷人風采。現在有一批外國友人要去拉薩觀光,你們何不借此機會先向他們介紹一下拉薩的天空,使他們對拉薩的天空有個鮮明的印象。想一想,怎么介紹才能把拉薩天空的美傳達給他們?
(意圖:這個情境的創設,意在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促進學生內化文本的語言,積累語言,培植語感)
2.自主誦讀。
(意圖:誦讀是達成對話的一種途徑,也是對文本音韻美、形象美、蘊涵美等多層面進行整體欣賞、品味的過程。給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進行誦讀,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透過文本的語言去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傳達美,陶冶心靈,培育審美情趣)
3.模擬情境,嘗試介紹(讓部分學生扮演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