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的天空教案(精選16篇)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1
。ǖ谝徽n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 學 過 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有關拉薩的音像資料。(配樂《天堂》)
2、拉薩是我國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西部,走進拉薩,去欣賞那里別具風情的迷人風光,去仰望那與別處不同的天空。
板書課題:7、拉薩的天空
二、初讀課文,感受特點
1、自由讀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拉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湛藍、透亮)
2、再讀課文,找找描寫和贊美天空的詞語,盡力讀懂,并想想各自然段的內容
3、討論詞語 正音理解
(1)藍寶石 純凈 明潔 神往 藍晶晶
。2)掬 河畔 不忍 圣地 (崇高、神圣的地方)
4、分節讀課文,概括各自然段內容
。1) 拉薩的天空湛藍透亮。
。2) 拉薩的天空純凈明潔,離人近
(3) 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
(4) 拉薩的天空一年四季中藍晶晶。
。5) 拉薩的天是圣地的窗簾。
5 、小結:課文緊緊圍繞“藍”把拉薩天空獨特的美介紹給我們,下節課讓我們來細細欣賞。
三、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忍:上面是“刃”,寫好“丶”的樣子,擺好“丶”的位置。
線:右半部的“戔”中的斜釣要有頂天立地之感,要寫得舒展。
晶:是品字形結構的字,借此可幫助學生復習這種字的結構。
四、課后作業
1、熟讀課文
2、找資料了解拉薩、了解西藏
7、拉薩的天空(第二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在音樂、圖片的幫助下,初讀課文,感知美 ,學生對拉薩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認識。
2、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以同桌議讀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體精讀、賞讀中積累語匯,獲得言語美感。
3、在體驗與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起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 學 過 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拉薩的天空留給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湛藍、透亮)
2、課件出示圖片。
3、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跟隨作者一道走進西部,走進拉薩,進一步欣賞那里別具風情的迷人風光,去仰望那與別處不同的天空。好嗎?
二、精讀課文,體會美
。ㄒ唬、學習第一自然段
1、輕聲讀,邊讀邊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細細品讀,想想你為什么喜歡。
2、學習交流第二自然段
。1)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為什么說聲音可以碰到藍天,手可以摸到藍天?(仿佛一切事物都被這藍所浸潤、包容,自己離藍天很近)
。2)用自己的話說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句話的意思。(藍天就在眼前,那么可愛,就像清澈的湖水,捧在手里,洗一洗臉,多么舒服!)你能讀出這樣的感受嗎?
。3)指名讀、評價。
(4)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白云和草地映襯對照下的天空顯得更加“純凈”與“明凈”,天空藍得通透、無暇,加上“白、綠”色的映照,使人不得不贊嘆,拉薩的天空為拉薩增添了無限的美)
。5)出示課件:欣賞純凈、明潔的天空。
。6)朗讀第二段,讀出自己的感受。
過渡:拉薩的天空藍得這樣美,如果你來到這里會怎么樣呢?
。ǘ⒁x第三自然段
拉薩的天空藍得( ),它把你的視線( ),讓你( )不忍移開。
過渡:令人神往的除了天空還有什么呢?
。ㄈ、學習第四自然段
。1)和剛才一樣輕聲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細細品讀,想想你為什么喜歡。
(2)全班交流
。3)望著藍藍的天空和藍天下碧綠的草地,面對雄偉的布達拉宮,你會產生怎樣的感受?想說些什么呢?(拉薩的天空是美麗的、令人神往的)
。4)配樂讀2-4段,欣賞讀。
過渡:這樣美的拉薩天空作者也有千言萬語,在這里都匯成里一句話,請看第五段。
。ㄋ模⿲W習第五自然段
1、齊讀
2、理解,學著用比喻句。
(1)文中哪句話你感覺寫得最奇妙?(根據自己的感受畫句子)
。2)窗簾是在什么地方用的?
(3)藍天是窗簾,什么是建筑物呢?
激勵:這篇課文用了許多打比方的句子把拉薩的天空寫得很美,其實,我們也能寫出美妙的句子,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只要你展開想象的翅膀,你就能學著用比喻句。
。4)為了讓這塊神圣的地方永遠保持明潔、純凈,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三、誦讀課文,傳達美
多么藍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同學們,剛才我們在作者的引領西一同走進了西部,走進了拉薩,欣賞了拉薩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薩天空的迷人風光,F在有一批外國友人要去拉薩觀光,你們何不借此機會向他們介紹一下,使他們對拉薩的天空有個鮮明的印象。
三、布置作業
板書:
7、拉薩的天空
湛藍 純凈
圣 地 的 窗 簾
教學反思
練習2(第一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學用字詞句,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字詞的意思。
2、寫好鋼筆字,注意帶撇和帶豎筆畫的字的寫法。
3、讀讀背背,積累描繪民族建筑和山水風光的詞語。
教 學 過 程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1、第一部分
、艑忣}:指名讀題目,弄清題目要求
。2)出示小黑板:“明鏡————波紋”
。3)自由讀原句
。4)分別把兩種解釋都放入句中自由讀一讀
(5)根據上下文意思,談談朗讀的感受,體會“漾”在句中的含義。
2、第二部分
。1)讀題明確題意
(2)自由讀通讀順句子
。3)小組學生合作查字典,討論選擇確切的解釋
蔫:比喻小象性格內向,不好動
挎:指籃子是在小白兔胳膊上掛著的
躡:指小彼得踮著腳,動作很輕
。4)交流
3、第三部分
(1)師述:根據上下文確定字詞的意思,這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掌握了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今后的閱讀中快速、準確地了解一些難解的字詞的意思。
(2)運用此法預習《蒲公英》一課的生字詞
(3)匯報交流
二、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讀題,明確要求
2、出示8條成語,讀準成語字音 自由讀 指名讀 齊讀
3、分小組討論成語意思,聯系書中內容和插圖
4、交流:
玉宇瓊樓:指華麗精美的建筑物
錯落有致:安排裝飾得很有規律
曲徑通幽:彎曲的小路把人引向幽深幽靜的境地。
5、齊讀,再次體會意思
6、練習背誦 自由讀背 同桌互背 小組賽背
三、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1、認識要寫的字
2、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討論這幾個字中的撇和豎怎樣寫才好看
3、指名說。小結“撇要緊縮,短而彎;豎要舒展,長而尖。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間架結構和布局
5、學生練習描紅、仿影
6、反饋
教學反思
練習2(第二課時)
教 學 目 標 備注
1、口語交際,聽到有人敲門怎么說、怎么做,懂得遇事要冷靜,說話做事要得體。
2、學寫毛筆字。
教 學 過 程
一、教學口語交際
1、指名讀題,說說要求
2、出示投影
。1)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討論:當有人敲門時,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
(3)小組討論: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該分別注意些什么呢?
a親朋好友或非常熟悉的人 熱情接待
b陌生人 詢問并想法核實
。4)教師小結:與人說話時要注意得體,態度要十分堅決。
3、小組進行分角色表演(1)自由選擇情況 (2)正確與錯誤
4、指名上臺表演
5、討論評析
6、總結
二、學寫毛筆字
1、揭示學習內容:豎
2、說說豎有懸針豎和垂露豎之分
3、仔細觀察懸針豎和垂露之分
懸針豎:逆峰右上入紙,旋即右折稍按,向下行筆,漸行漸提,引申出鋒,力送鋒尖,懸空回縮收筆。
。1)學生練寫懸針豎
垂露豎:起筆同懸針豎,中鋒下行,收筆處稍頓再折向左上縮回,藏鋒收筆。注意一定要保持中心。
(2)學生練習垂露豎
三、布置作業
教學反思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好長句: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2.抓住“湛藍、透亮”兩個詞語體會拉薩天空的美,重點講解課文的第二段。
3.品讀語言,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純凈的天空的贊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品讀語言,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純凈的天空的贊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生字詞。(課件出示)
湛藍 透亮
純凈 明潔
讓人神往
藍晶晶
二、導入課文
1.齊讀課題。細心的你們也許可以發現課題中的“天空”用藍色粉筆書寫,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呢?
2.是的,天空在我們的眼中是那么的美麗。拉薩的天空又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三、拉薩的天空——湛藍、透亮
。ㄕn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學習提示及要求:
1.我理解了哪些詞語?
2.我學會了什么句子的用法?
3.拉薩的天空為什么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呢?
學生回答:喜歡“湛藍”、“透亮”兩個詞語,順勢讓學生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通過比喻句的學習讓學生明白在勇比喻句的時候是為了表達的需要,當作者在說明的時候,就會用比喻句來進行形象生動的說明。
“拉薩的天空為何總是湛藍、透亮?”通過講解讓學生明白句子與句子之間是有一定聯系的。
3. 你能把這個句子讀好嗎?(課件: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指導朗讀。
四、拉薩的天空——純凈、明潔
.拉薩的天空還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1.(課件: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能摸到藍天。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
學習提示及要求:
。1)我認為這段中的哪個詞用的好?
。2)我認為這段中的哪句話值得我多讀幾遍?
。3)我想知道拉薩的天空“妙”在哪?
拉薩的天空還“妙”在何處?
2. (課件: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指導朗讀。
五、拉薩的天空——讓人神往
這么美的天空真是讓人流連忘返,讓我們再來看一段視頻吧。
。ㄕn件出示視頻)
1.如果你在這樣的藍天下,你會想些什么?你會干些什么?
2.(課件出示: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離開。)
指導朗讀。
六、拉薩的天空——藍晶晶
1.拉薩的天空讓人如此神往,每年都有數萬游客慕名而來,除了拉薩那美的讓人神往的天空之外,還有一處著名的古代建筑——布達拉宮。
。ㄕn件出示兩張對比的布達拉宮照片)
2.這兩張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嗎?這兩張照片有什么不同?
3.沒有了藍天的映襯布達拉宮會怎么樣?所以說,有了這藍天,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顯得更加——雄偉、壯麗,沒有了這藍晶晶的天空,布達拉宮定會失去一半的美。
4.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八、總結
1.拉薩的天空美在它的湛藍、透亮、美在它的純凈、明潔,還美在它的離地面很近,所以讓人神往,讓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顯得的雄偉、壯麗。湛藍的天空仿佛是“圣地的窗簾”。
2.(課件:在藏語中,拉薩是圣地的意思,那么,這湛藍的天就是圣地的窗簾了。)
齊讀這句話。
九、作業設計
公園里的花朵有了綠葉的映襯顯得更加的;湖邊的樹叢有了假山的對照顯得更加的 。
仿寫:
我能仿照上面的句子再寫一句?
十、板書設計
湛藍、透亮
7.拉薩的天空 純凈、明潔
讓人神往
藍晶晶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的天空的贊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重點難點:
1、字詞:“純、晶、圣、忍、簾”的讀音;“線、忍、窗、簾”的寫法;“湛藍、明潔”的意思。
2、重點句子/比較難懂的句子
(1)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2)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
3、段: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拉薩天空的藍。
教學準備:
課件,音樂,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詞。
2、了解拉薩的大致情況。
一、背景知識的了解,為學課文做鋪墊
1、課件出示:中國地圖——找到青藏高原——點擊拉薩。
2、走進拉薩(了解海拔、氣候、布達拉宮等資料)。
3、學生自我介紹課外積累的相關資料。
二、揭題明題,整體感知全文
1、讀題,明確課題的中心詞是“天空”,因此,讀文時要帶著“拉薩的天空是怎樣的?”這一問題來讀。
2、充分朗讀,讓學生自己參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讀到正確流利。然后出示生字詞,教師不教,先讓學生認讀,對讀錯的及時進行指導。
出示
湛藍 純凈 視線 忍心 藍晶晶 絕妙 雄偉
依山而建 圣地 窗簾 映襯 透亮 明潔 對照
3、初讀體會
我的十分鐘
拉薩的天空留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先讀讀課文,然后說說它為什么會給你留下這樣的印象?
交流
(1)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2)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3)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4)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移開。
板書:拉薩的天空是 (湛藍、透亮、高遠……)
(5)是的,拉薩的天空是這樣的,看一段錄像。
三、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忍:上面是“刃”,寫好點的樣子,擺好點的位置。
線:右半部的斜鉤要有頂天立地之感,要寫得舒展。
晶:是品字結構的字,借此可幫助學生復習這種字的結構。
四、作業設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的天空的贊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拉薩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那么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一起去看看吧!
二、品讀體會
1、輕讀第一自然段,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1)拉薩的天空的特點:湛藍、透亮
(2)品讀比喻句。
出示: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把“拉薩的天空”比作什么?你體會到什么?
(3)怎樣讀好這句話?
(4)小結:這一段是全文的總起,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了令人神往的拉薩,走進那片圣地,去仰望、去享受那與眾不同的藍天。
2、自讀二至四自然段,用筆勾畫最能體現拉薩天空特點的語句。
(1)小組交流,并讀一讀。
(2)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3)全班交流品味,學生讀句,談體會。
A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理解“總是”和“拉薩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聯系,“透亮,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是怎樣的?”)
B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這句是一句夸張句,可聯系詩句“手可摘星辰”,來理解。為什么說聲音可以碰到藍天,手可以摸到藍天?)
C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重點理解“純凈”、“明潔”的意思)
D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移開。
(請你想想一下,當時,作者的內心在想些什么?)
3、學生交流對拉薩的天空的新感受。
板書:拉薩的天空是 (美麗的、令人神往的、充滿魅力……)
4、齊讀第五自然段
準確、形象的比喻,點明了拉薩天空的美,表達了對拉薩的熱愛。
理解“圣地的窗簾”。窗簾里面會有什么?
板書設計:
拉薩的天空
湛藍 純凈
圣 地 的 窗 簾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湛藍”、“純凈”、“明潔”等詞語。
3能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通過對拉薩天空來表達熱愛拉薩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特別是對課文中優美的句子反復的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拉薩天空的美。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天空”一詞(藍色),同學們,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或句子!
2、總結引出課題:看來孩子們搜集了很多描寫天空的詞、句。老師也搜集了一句描寫天空的句子,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讀,這里講的是哪兒的天空呢?拉薩的天空怎樣呢?為什么那兒的天空會將你的視線緊緊地吸引呢?我們今天接著學習第七課。(齊讀課題)
二、精讀第一自然段
1、拉薩的天空到底有多美呢?他能把人們的視線緊緊地吸引,讓女孩子告訴我們。女生讀第一段。男生找出里邊寫天空美的詞語。
2、指名說。
3、結合P38頁圖,理解湛藍,透亮。
4、想一想藍寶石有多美,這湛藍的天就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誰能把好像換一個說法?(猶如,仿佛,宛如)
5、孩子們找到的詞讓我的確覺得拉薩的天空很美,那要怎樣讓大家感受到呢?(試讀、指名讀、評價、齊讀)
三、精讀第二段。
1、那里的天空除了湛藍、透亮,還怎樣呢?聽于老師告訴大家,說說你認為拉薩天空怎么樣?
2、指名說。相機:
。1)比較,映襯,對照。一個是靠近“陪襯”,一個是“相對”“比較”,明白作者用詞準確性。結合37頁圖畫來說。
。2)理解“掬”的意思。
3、嗯!拉薩的天空真是太神奇,太漂亮了,能用你們的聲音再讓我去感受一下嗎?二組讀,其他同學看圖、想像,你就站在這里欣賞美景,你會說什么?
四、第三段一代而過
難怪小朋友發出了這么多的贊嘆,因為:引讀第三段。這么美的地方你想去嗎?找其中一個詞來說說?“神往”。
五、第四段
1、他還有什么妙用呢?自讀4段。(1)指名說,抓藍晶晶,“不管……總是……”
2、看P36頁圖,生自試,遮住藍天與不遮的區別。明白藍天的妙用?凑l把天空的妙用讀得更好。指名讀,學讀。
六、第五段
1、拉薩的天空除了讓布達拉宮變得更加在雄偉、壯麗,還讓整個拉薩都變得更美了。男生讀5段,為什么這么說?
2、拉薩的天空還讓更多拉薩的事物增色不少,有了拉薩天空的陪襯,拉薩變得更美了,讓我們記住這拉薩別致的美、神奇的美。齊讀。
七、總結:
拉薩的天空真是神奇無比,有機會希望小朋友親自去感受一下,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如果你去觀賞了之后,一定要把你的感受告訴我,好嗎?
板書設計
湛藍、透亮
7、拉薩的天空
純凈、明潔
藍晶晶
課后小結:
1、本堂課抓住詞語來展開教學,如:讓學生看著“天空”說想到的詞句,并抓住第三自然段來質疑,讓學生來讀課文。
2、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文中的插圖,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詞語,如:“湛藍、純凈、明潔”,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掬”。
3、抓住“映襯”和“對照”的比較來感受文章用詞的準確性。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
2.通過初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錄音磁帶;有關拉薩的音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拉薩是我國西部一座有名的目光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西部,走進拉薩,去欣賞那里別具風情的迷人風光,去仰望那與別處不同的天空。
2、學生自我介紹課外積累的相關資料。
3、走進拉薩(了解海拔、氣候、布達拉宮等資料)。
教師相機出示課件:中國地圖——找到青藏高原——點擊拉薩。
二、揭題明題,整體感知全文
1.讀題,明確課題的中心詞是“天空”,因此,讀文時要帶著“拉薩的天空是怎樣的?”這一問題來讀。
2.充沛朗讀,讓學生自身參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讀到正確流利。然后出示生字詞,教師不教,先讓學生認讀,對讀錯的和時進行指導。
3.學生完成板書填空:
拉薩的天空留給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湛藍的、藍色、藍晶晶)
4.課件出示:湛藍、藍色的色板。你看見過這樣色彩的天空嗎?
三、品讀課文,各抒己見
1.現在請你選擇自身喜歡的段落反復讀一讀,爭取讀好。讀完后,想想這段的意思。
2.先讀讀下列這些句子,然后來談談你讀后的感受。
(1)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理解“總是”和“拉薩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聯系,“透亮,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是怎樣的?”)
(2)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這句是一句夸張句,可聯系詩句“手可摘星辰”來理解。為什么說聲音可以碰到藍天,手可以摸到藍天?)
(3)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潔;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重點理解“純潔”、“明潔”的意思)
(4)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移開。
(請你想想一下,當時,作者的內心在想些什么?)
3.學生交流對拉薩的天空的新感受。
板書:拉薩的天空是__________________(美麗的、令人神往的……)
4.以各種形式朗讀課文。
四、品讀模擬,拓展眼界。
1、齊讀課文,讓我們在作者的引領下,再次走進拉薩,欣賞拉薩的藍天。
2、模擬情境。
假如你是一名拉薩當地的導游,今天你要接待一批游客,請你著重帶領大家欣賞拉薩的藍天,并有機地介紹有關拉薩的其他內容。
五、指導背誦。
1、可提供關鍵詞語,理清層次,逐步背誦。
2、可借助各種拉薩天空的圖片資料,以境助誦。
六、課后作業
完了課文,你想給自身安排什么作業?完成自身安排的作業。
教學反思:
《拉薩的天空》是一篇散文,文筆優美,但所描寫內容遠離學生的生活。課前,我就讓小朋友們看課題質疑。學生圍繞著拉薩、天空提出了很多的問題,有不少是值得研究的,例如:為什么不寫西藏的其他地方,而只寫拉薩的天空呢?拉薩的天空為什么那么美呢,我們的天也很藍,為什么不像拉薩的天那么透亮呢?從這些提問中我驚喜地發現學生的思維直指美的核心所在。接著我和學生一起聊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鼓勵他們查找資料,自身試著解決想了解的問題。
本節課,我圍繞著“我喜歡拉薩天空的什么”的問題,進行著激烈的討論。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課文情境的引領。我和學生一起看圖片,品讀句子,玩味著課文里優美的語句。讓簡單枯燥的文字學習,變得生動有色彩。我充沛利用圖片的直觀優勢,精心選擇美圖并展示,從學生的一次次驚嘆中,明顯的感覺到這一舉措,收到十分明顯的效果。,讓學生很快進入課文情境中。其次,注重課內外知識的融合,使學生不再依文學文,而是感受到課文的學習有許多拓展的空間,在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時,不只引導學生認識“夸張”的寫法,抓住課內外知識的相同點,讓學生延伸到李白的《夜宿山寺》詩句的學習,有機地將課內外知識進行擴展深化。
在作業的安排方面,我讓學生自主地設計課外作業,充沛體現新課改所倡議的自主、人文,因材施教等教學原則。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
2.通過初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錄音磁帶;有關拉薩的音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有關拉薩的音像資料。
2、拉薩是我國西部一座有名的目光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西部,走進拉薩,去欣賞那里別具風情的迷人風光,去仰望那與別處不同的天空。
板書課題:7、拉薩的天空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認讀生字新詞,了解詞意。
(1)去掉拼音,讀準生字。
(2)給生字找朋友。
(3)讀準新詞,并再回到文中,讀懂新詞。
。4)小組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3、先練讀課文,再把你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4、初步感知課文。
讀了課文,你想說什么?
學生自由表達,教師相機引導。
三、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忍:上面是刃,寫好丶的樣子,擺好丶的位置。
線:右半部的戔中的斜釣要有頂天立地之感,要寫得舒展。
晶:是品字形結構的字,借此可幫助學生復習入種字的結構。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的天空的贊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通過對拉薩天空的贊美來表達對拉薩的無限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拉薩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二、精讀感悟。
1、輕讀第一自然段,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爬_的天空的特點:湛藍、透亮
⑵品讀比喻句。
把拉薩的天空比作什么?由此你體會到什么?
、窃鯓幼x好這句話?
⑷小結:這一段是全文的總起,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了令人神往的拉薩,走進那片圣地,去仰望享受那與眾不同的藍天。
2、自讀二至四自然段,用筆勾畫最能體現拉薩天空特點的語句。
⑴小組交流,并讀一讀。
、平處熝惨暎鄼C指導。
、侨嘟涣髌肺叮瑢W生讀句,談體會。
、葓D片展示
3、齊讀第五自然段。
準確、形象的比喻,點明了拉薩天空的美,表達了對拉薩的熱愛。
三、品讀模擬,拓展眼界。
1、齊讀課文,讓我們在作者的引領下,再次走進拉薩,欣賞拉薩的藍天。
2、模擬情境。
假如你是一名拉薩當地的導游,今天你要接待一批游客,請你著重帶領大家欣賞拉薩的藍天,并有機地介紹有關拉薩的其他內容。
四、指導背誦。
1、可提供關鍵詞語,理清層次,逐步背誦。
2、可借助各種拉薩天空的圖片資料,以境助誦。
板書設計:
7、拉薩的天空
湛藍
純凈
圣
地
的
窗
簾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湛藍”、“純凈”、“明潔”等詞語。
3、能憑借課件,體會作者通過對拉薩天空來表達熱愛拉薩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特別是對課文中優美的句子反復的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拉薩天空的美。
練習說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聽寫詞語(上堂課的詞語)
二、走進拉薩(精讀課文)
。ㄒ唬⿲W習第一自然段
1、看課件,你看到了的拉薩是什么樣的?
2、出示句子:拉薩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象用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1)輕聲讀句子,從這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回答,圈點詞語:湛藍 透亮 好象用水洗過的藍用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3)朗讀感悟:學生再朗讀句子,注意加點的詞,邊讀邊想象。
3、看課件,再次體會拉薩天空的湛藍和透亮。
。ǘ⿲W習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引讀:拉薩的天空是那么湛藍、透亮,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出示句子: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1)指名讀句子,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指導朗讀:拉薩的天空是那么藍,仿佛一切事物都被這藍所浸潤、包容,走進拉薩就像是走進了仙境。
2、怪不得人們說——(出示句子)“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
(1)自由讀句子,你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
。2)小結:藍天如水,無怪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
(3)齊讀句子。
3、看課件,出示句子: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凈;與拉薩河畔采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1)指名讀句子,從哪些地方你體會到了拉薩天空的藍?
。2)指名回答,圈點詞語:映襯 純凈 對照 明潔
。3)指導朗讀。
4、在白云和草地的映襯下天空藍得通透、無暇,白、綠、藍的對照,使人不得不贊嘆拉薩天空的美。
(1)看課件。
。2)出示第三自然段
(3)指導朗讀。注意詞語:神往 緊緊吸引 不忍移開
5、(1)出示拉薩一年四季的圖片,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說什么?
(2)指名回答:布達拉宮的上空總是藍晶晶的。
。3)因此,有了這藍天,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顯得更加雄偉、壯麗。出示布達拉宮的圖片,學生欣賞其英姿。再次感受如果缺少了這天空的襯托,布達拉宮一定會失去一把半的美。
(4)欣賞圖片:藍天白云下的雪山、湖泊、草地。
。5)誰能讀好這一自然段?指導朗讀。
6、齊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ㄈ⿲W習第五自然段
1、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這里把拉薩比作了什么,把湛藍的天空比作了什么?
3、齊讀句子。
三、總結全文,欣賞有關拉薩的圖片。
四、作業
1、背誦課文。
2、收集有關拉薩的資料,并寫上文字介紹。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8
一、背景知識的了解,為學語文做鋪墊
1.課件出示:中國地圖——找到青藏高原——點擊拉薩。
2.走進拉薩(了解海拔、氣候、布達拉宮等資料)。
3.學生自我介紹課外積累的相關資料。
二、揭題明題,整體感知全文
1.讀題,明確課題的中心詞是“天空”,因此,讀文時要帶著“拉薩的天空是怎樣的?”這一問題來讀。
2.充沛朗讀,讓學生自身參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讀到正確流利。然后出示生字詞,教師不教,先讓學生認讀,對讀錯的和時進行指導。
3.學生完成板書填空:
拉薩的天空留給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湛藍的、藍色、藍晶晶)
4.課件出示:湛藍、藍色的色板。你看見過這樣色彩的天空嗎?
三、品讀課文,各抒己見
1.現在請你選擇自身喜歡的段落反復讀一讀,爭取讀好。讀完后,想想這段的意思。
2.先讀讀下列這些句子,然后來談談你讀后的感受。
(1)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理解“總是”和“拉薩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聯系,“透亮,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是怎樣的?”)
(2)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這句是一句夸張句,可聯系詩句“手可摘星辰”來理解。為什么說聲音可以碰到藍天,手可以摸到藍天?)
(3)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潔;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重點理解“純潔”、“明潔”的意思)
(4)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移開。
(請你想想一下,當時,作者的內心在想些什么?)
3.學生交流對拉薩的天空的新感受。
板書:拉薩的天空是__________________(美麗的、令人神往的……)
4.以各種形式朗讀課文。
四、觀景回味,課后延伸
1.看拉薩的紀錄片(片斷),觀景回味。
(看完后,你想說些什么嗎?)
2.課后要求搜集有關拉薩的圖片、文字介紹,做一張介紹拉薩得手抄報。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9
一、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文筆優美的散文,描寫了拉薩天空的湛藍、透亮。在教學中,緊緊抓住語言文字,感悟形象,體會感情。并適度拓展文本,有利于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對文本情感的把握。
二、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作者熱愛拉薩的情感,從而培養自己的審美情趣。
三、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特別是對課文中優美的句子反復的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拉薩天空的美。
四、教學設計
。ㄒ唬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來看一組鏡頭(出示課件)拉薩天空的錄像。(學生欣賞)
看到這樣的天空,你想到了哪些詞?(蔚藍、一碧如洗、湛藍……)。
2、我們這里能看到這樣的天空嗎?你知道這樣的天空在哪里能看到?揭示課題。
3、在作者王宗仁的筆下,描述的拉薩天空是怎樣的獨特、美麗。讀課題——帶著神往的神情來讀。
[設計意圖:
課一開始,我就為學生創造了一種美的教學情境,以課件導入,讓學生沉浸在對那獨特、美麗的天空的向往之中。]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讀熟課文,自學生字。
拉薩的天空獨特美麗在哪里?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一邊讀,一邊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在旁邊注上問號(學生自由讀課文)
我們尤其要注意這幾個字的讀音及字形:
突出“簾”、“純”、“畔”讀音并組詞,強調“忍”、“窗”的字形。
2、開火車讀,各人讀一小節,看誰讀得好。
3、文章中哪句概括了拉薩天空獨特的美呢?用“ ”
出示“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讀這句話時你有什么感受?誰能讀出自己的感受?媒體把剛才出現的拉薩天空的錄像再展示一遍,并指導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
初讀文本,與文本對話,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整體感知。并用媒體展示拉薩天空的錄像,讓學生直觀感受拉薩天空湛藍、透亮的美。]
。ㄈ┚x感悟,入境入情。
引導:拉薩的天空是怎樣的湛藍、透亮呢?作者在下面2至4自然段中作了具體的描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喜愛的詞句,細細品讀,你感悟到了什么?并把你感悟到的用讀的形式表現出來。
交流: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了拉薩天空湛藍、透亮的美,讓你聯想到什么,并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出示:1、“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引導學生體會“碰”與“摸”。能碰到嗎?能摸到嗎?讓人體會到了什么?誰能把這獨特的美讀出來呢?(這句是一句夸張句,可聯系詩句“手可摘星辰”來理解。為什么說聲音可以碰到藍天,手可以摸到藍天?)
出示:2、“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
讓你聯想到了什么?你能讀出這種神奇可愛的感覺嗎?
出示:3、“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媒體展示拉薩藍天白云下的雪山,湖泊,草地等錄像。此時,你想用哪些詞句來形容拉薩天空的藍?你能把天空藍得通透、無瑕,用贊嘆的語氣來讀一讀嗎?
有感情朗讀第2節。
出示:4、“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移開。”
“神往”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神往?
讀到這個時候,我想你是不是很想去西藏看看哪里的天空。老師告訴你,今年 7月1日,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全線已開通,實現了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愿望。現在去西藏游玩一點兒也不困難,坐火車從北京站出發到西藏只要48個小時就可以直接到達。
練習說話
來到拉薩,面對此情此景,會說
預想:(可以是老人、孩子、青年夫婦、外國友人等結合上文內容把他們戀戀不舍的贊嘆心情表達出來。)
5、出示圖片,在巨大窗簾般湛藍的天空下的布達拉宮。
師敘述:布達拉宮舉世聞名,聳立在西藏拉薩市紅山之上,是松贊干布為文成公主而建。它依山而建,群樓重迭。氣勢雄偉,巍峨壯麗。
6、指讀第4節,讀后你又知道了什么?
預想:布達拉宮有了這藍天,為什么會顯得更加雄偉壯麗?
引導孩子讀出在藍天下的布達拉宮優美壯麗的氣勢。
7、師深情地導入:當這湛藍的巨大的窗簾緩緩拉開時,我們就看到了圣地氣勢恢弘的美;當這湛藍的巨大的窗簾緩緩拉開時,我們就看到了象征著民族團結、友誼和平的布達拉宮的雄偉、壯麗的美。難怪作者要說齊讀最后一節。
[設計意圖:
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在學生感悟的基礎上,適時地點拔啟發,引導讓學生走進美麗的意境,激發學生熱愛之情。而課外資料的補充、課件的渲染,都在這里起到了補白的作用,使內容更具體,情感更豐富。]
。ㄋ模┛偨Y全文,升華情感。
引導:拉薩天空那獨特的美,留在你心中了嗎?讓我們用手中的筆,以童詩、童謠的形式來贊美拉薩的天空吧!
設計意圖:
在學了本文后,趁熱打鐵,立即安排這樣的訓練,鞏固了對課文的學習和理解,升華了學生的情感。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湛藍”、“純凈”、“明潔”等詞語。
3 能憑借課件,體會作者通過對拉薩天空來表達熱愛拉薩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特別是對課文中優美的句子反復的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拉薩天空的美。
練習說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聽寫詞語(上堂課的詞語)
二、走進拉薩(精讀課文)
。ㄒ唬⿲W習第一自然段
1、看課件,你看到了的拉薩是什么樣的?
2、出示句子:拉薩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象用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1)輕聲讀句子,從這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回答,圈點詞語:湛藍 透亮 好象用水洗過的藍用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3)朗讀感悟:學生再朗讀句子,注意加點的詞,邊讀邊想象。
3、看課件,再次體會拉薩天空的湛藍和透亮。
。ǘ⿲W習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引讀:拉薩的天空是那么湛藍、透亮,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出示句子: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1)指名讀句子,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指導朗讀:拉薩的天空是那么藍,仿佛一切事物都被這藍所浸潤、包容,走進拉薩就像是走進了仙境。
2、怪不得人們說——(出示句子)“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
。1)自由讀句子,你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
。2)小結:藍天如水,無怪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
(3)齊讀句子。
3、看課件,出示句子: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凈;與拉薩河畔采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1)指名讀句子,從哪些地方你體會到了拉薩天空的藍?
。2)指名回答,圈點詞語:映襯 純凈 對照 明潔
。3)指導朗讀。
4、在白云和草地的映襯下天空藍得通透、無暇,白、綠、藍的對照,使人不得不贊嘆拉薩天空的美。
。1)看課件。
。2)出示第三自然段
。3)指導朗讀。注意詞語:神往 緊緊吸引 不忍移開
5、(1)出示拉薩一年四季的圖片,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說什么?
(2)指名回答:布達拉宮的上空總是藍晶晶的。
(3)因此,有了這藍天,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顯得更加雄偉、壯麗。出示布達拉宮的圖片,學生欣賞其英姿。再次感受如果缺少了這天空的襯托,布達拉宮一定會失去一把半的美。
。4)欣賞圖片:藍天白云下的雪山、湖泊、草地。
(5)誰能讀好這一自然段?指導朗讀。
6、齊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這里把拉薩比作了什么,把湛藍的天空比作了什么?
3、齊讀句子。
三、總結全文,欣賞有關拉薩的圖片。
四、作業
1、背誦課文。
2、收集有關拉薩的資料,并寫上文字介紹。
教學反思
拉薩對于學生來說,一切都顯得陌生而遙遠。它的天空藍得如何獨特,學生沒有真切的感受。因此,一開始利用多媒體充分地向學生展示各種拉薩藍天的圖片,把學生引領進遼闊、純凈、如仙境般的天地,拉薩的藍天在學生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魅力。此時讓孩子們用一個詞來形容拉薩的天時,他們異口同聲從心中喊出了“藍!”。情境的創設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在品味文中描述藍天的.語句時,他們憑借多媒體畫面與自己既有的生活經驗,在心中涌起了對這美麗的天空的無限遐想,產生了獨特而到位的體驗!伴喿x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苯處熀蛯W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維度的思維和情感都在對話中碰撞、交流,最后達到交融的境界。但對話的中心始終必須是學生。因為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我們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在本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充分地去讀書,與文本對話。在朗讀中直面內容,展開聯想,學生不僅吸收了文本內容所負載的信息,而且在對話中實現了文本意義與閱讀主體之間的互相交流、雙向互動。在對話中學生把自己對文本的解讀創造性地進行了表達,在這種酣暢淋漓的表達中,我們感受到了學生對拉薩的向往和熱愛。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11
【蘇教版國標本第五冊】
7.拉薩的天空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好長句: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2.抓住“湛藍、透亮”兩個詞語體會拉薩天空的美,重點講解課文的第二段。
3.品讀語言,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純凈的天空的贊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品讀語言,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純凈的天空的贊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生字詞。(課件出示)
湛藍 透亮
純凈 明潔
讓人神往
藍晶晶
二、導入課文
1.齊讀課題。細心的你們也許可以發現課題中的“天空”用藍色粉筆書寫,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呢?
2.是的,天空在我們的眼中是那么的美麗。拉薩的天空又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三、拉薩的天空——湛藍、透亮
。ㄕn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學習提示及要求:
1.我理解了哪些詞語?
2.我學會了什么句子的用法?
3.拉薩的天空為什么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呢?
學生回答:喜歡“湛藍”、“透亮”兩個詞語,順勢讓學生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通過比喻句的學習讓學生明白在勇比喻句的時候是為了表達的需要,當作者在說明的時候,就會用比喻句來進行形象生動的說明。
“拉薩的天空為何總是湛藍、透亮?”通過講解讓學生明白句子與句子之間是有一定聯系的。
3. 你能把這個句子讀好嗎?(課件: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指導朗讀。
四、拉薩的天空——純凈、明潔
.拉薩的天空還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1.(課件: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能摸到藍天。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
學習提示及要求:
。1)我認為這段中的哪個詞用的好?
。2)我認為這段中的哪句話值得我多讀幾遍?
(3)我想知道拉薩的天空“妙”在哪?
拉薩的天空還“妙”在何處?
2. (課件: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指導朗讀。
五、拉薩的天空——讓人神往
這么美的天空真是讓人流連忘返,讓我們再來看一段視頻吧。
。ㄕn件出示視頻)
1.如果你在這樣的藍天下,你會想些什么?你會干些什么?
2.(課件出示: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離開。)
指導朗讀。
六、拉薩的天空——藍晶晶
1.拉薩的天空讓人如此神往,每年都有數萬游客慕名而來,除了拉薩那美的讓人神往的天空之外,還有一處著名的古代建筑——布達拉宮。
。ㄕn件出示兩張對比的布達拉宮照片)
2.這兩張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嗎?這兩張照片有什么不同?
3.沒有了藍天的映襯布達拉宮會怎么樣?所以說,有了這藍天,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顯得更加——雄偉、壯麗,沒有了這藍晶晶的天空,布達拉宮定會失去一半的美。
4.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八、總結
1.拉薩的天空美在它的湛藍、透亮、美在它的純凈、明潔,還美在它的離地面很近,所以讓人神往,讓依山而建的布達拉宮顯得的雄偉、壯麗。湛藍的天空仿佛是“圣地的窗簾”。
2.(課件:在藏語中,拉薩是圣地的意思,那么,這湛藍的天就是圣地的窗簾了。)
齊讀這句話。
九、作業設計
公園里的花朵有了綠葉的映襯顯得更加的;湖邊的樹叢有了假山的對照顯得更加的 。
仿寫:
我能仿照上面的句子再寫一句?
十、板書設計
湛藍、透亮
7.拉薩的天空 純凈、明潔
讓人神往
藍晶晶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湛藍”、“純凈”、“明潔”等詞語! 3 能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通過對拉薩天空來表達熱愛拉薩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重點難點 通過朗讀,特別是對課文中優美的句子反復的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拉薩天空的美。
教學設計 :
一、引入:
1、出示“天空”一詞(藍色),同學們,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或句子!
2、總結引出課題:看來孩子們搜集了很多描寫天空的詞、句。老師也搜集了一句描寫天空的句子,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讀,這里講的是哪兒的天空呢?拉薩的天空怎樣呢?為什么那兒的天空會將你的視線緊緊地吸引呢?我們今天接著學習第七課。(齊讀課題)
二、精讀第一自然段
1、拉薩的天空到底有多美呢?他能把人們的視線緊緊地吸引,讓女孩子告訴我們。女生讀第一段。男生找出里邊寫天空美的詞語。
2、指名說。
3、結合p38頁圖,理解湛藍,透亮。
4、想一想藍寶石有多美,這湛藍的天就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誰能把好像換一個說法?(猶如,仿佛,宛如)
5、孩子們找到的詞讓我的確覺得拉薩的天空很美,那要怎樣讓大家感受到呢?(試讀、指名讀、評價、齊讀)
三、精讀第二段。
1、那里的天空除了湛藍、透亮,還怎樣呢?聽于老師告訴大家,說說你認為拉薩天空怎么樣?
2、指名說。相機:
(1)比較,映襯,對照。一個是靠近“陪襯”,一個是“相對”“比較”,明白作者用詞準確性。結合37頁圖畫來說。
。2)理解“掬”的意思。
3、嗯!拉薩的天空真是太神奇,太漂亮了,能用你們的聲音再讓我去感受一下嗎?二組讀,其他同學看圖、想像,你就站在這里欣賞美景,你會說什么?
四、第三段一代而過
難怪小朋友發出了這么多的贊嘆,因為:引讀第三段。這么美的地方你想去嗎?找其中一個詞來說說?“神往”。
五、第四段
1、他還有什么妙用呢?自讀4段。(1)指名說,抓藍晶晶,“不管……總是……”
2、看p36頁圖,生自試,遮住藍天與不遮的區別。明白藍天的妙用?凑l把天空的妙用讀得更好。指名讀,學讀。
六、第五段
1、拉薩的天空除了讓布達拉宮變得更加在雄偉、壯麗,還讓整個拉薩都變得更美了。男生讀5段,為什么這么說?
2、拉薩的天空還讓更多拉薩的事物增色不少,有了拉薩天空的陪襯,拉薩變得更美了,讓我們記住這拉薩別致的美、神奇的美。齊讀。
七、總結:
拉薩的天空真是神奇無比,有機會希望小朋友親自去感受一下,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如果你去觀賞了之后,一定要把你的感受告訴我,好嗎?
板書設計
湛藍、透亮
7、拉薩的天空 純凈、明潔
藍晶晶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13
拉薩的天空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課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品讀語言,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純凈的天空的贊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品讀語言,體會作者對拉薩湛藍、純凈的天空的贊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一臺,輕音樂,課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思想 初讀課文感知美 1.揭示課題 拉薩是我國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道走進西部,走進拉薩,欣賞那里的迷人風光。 2.自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可以看看課后的生字表。(這里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朗讀課文的時間)
(2)認讀生字新詞。
這些生字中有哪些是你在讀文章之前就認識的?是怎么認識的?
把自己在讀文章過程中遇到的那些不認識的,或者感覺比較難讀準的生字讀幾遍,把它們牢牢地記在腦子里。
拼音去掉,用開火車領讀的方式,讀生字新詞。
你們能為這些生字再找些新朋友嗎? (3)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再讀課文。 3.交流反饋。
讀了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呢?(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弄明白拉薩天空的特點,使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的把握 1.認真欣賞,觀看拉薩風景圖片 2.(1)自由讀課文(2)說出與生字相關的詞語、成語、詩句等均可,說后可讓學生在黑板上寫下來
。3)再讀課文 展開豐富的想象,用一些美妙的話來表達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教學伊始,引導學生與課題進行對話,讓學生透過“眼睛”窺見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讓學生選擇一些構詞能力強的生字進行聯想拓展,激活學生已有的語言積累,建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擴大學生的語言 讓學生再讀課文,觸摸語言,盡可能使每一位學生達到“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的朗讀效果,從而把讀正確、讀流利落到實處 讀課文之后,讓學生交流各自的讀書收獲,并注意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這樣就會使學生在真誠的對話中,感受到自主閱讀的價值,分享到獲取知識的甜蜜,品嘗到心靈成長的快樂
精讀課文體會美
1.精讀第一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你從這個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2)引導學生品讀比喻句。這句話寫的是什么?把拉薩的天空比作了什么?這樣寫你覺得怎么樣?
(3)朗讀第一自然段。 2.精讀第二、三、四自然段。
(1)拉薩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課文是怎樣具體來寫的呢?讓學生自由閱讀第二、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并用筆把那些最能體現拉薩天空特點的語句勾畫出來。
(2)同桌的同學互相交流,朗讀自己所勾畫的語句,看看怎樣朗讀才能把拉薩天空的特點表現出來。
(3)指名朗讀自己所勾畫的語句。比一比,看誰讀得聲情并茂。
(4)讓學生從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來朗讀,讀出感情 3.精讀第五自然段。
先讓學生看圖,再讓學生讀文,圖文結合體會意境,感悟比喻的精妙。 4.讓學生說說自己精讀文后的感受。 (1) 邊讀課文邊想,然后回答。 (2) 把拉薩的天空比作藍寶石,這樣寫非常形象。 (1)邊讀邊思考,并用筆勾畫。 (2)同桌互相交流。 (3)帶著感情朗讀。 (4)各自練讀,讀出感情。 3、體會比喻句的精妙。 4、感受:拉薩就像天堂一樣美。 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和自由朗讀的時空,激發學生參與讀書的欲望。同桌互讀、指名賽讀等讀書方式的運用能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感悟文本語言;能有助于學生在與同伴交往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還有助于因材施教,彌補一位教師難以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缺憾 在學生精讀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感受,這不僅能把對話引向深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還能引領學生再一次地回歸到文章的整體,體悟文本的蘊蓄和情愫
誦讀課文傳達美 1.創設情境。
同學們,剛才我們在作者的引領下一同走進了西部,走進了拉薩,欣賞了拉薩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薩天空的迷人風采,F在有一批外國友人要去拉薩觀光,你們何不借此機會先向他們介紹一下拉薩的天空,使他們對拉薩的天空有個鮮明的印象。想一想,怎么介紹才能把拉薩天空的美傳達給他們? 2.自主誦讀 3、模擬情境,嘗試介紹(讓部分學生扮演游人 1、生各抒已見 2、各自練讀 3、上臺表演 這個情境的創設,意在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促進學生內化文本的語言,積累語言,培植語感 誦讀是達成對話的一種途徑,也是對文本音韻美、形象美、蘊涵美等多層面進行整體欣賞、品味的過程。給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進行誦讀,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透過文本的語言去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傳達美,陶冶心靈,培育審美情趣 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介紹,可以把課文上的平面、一維的語言變成一種聲情并茂的、立體的“交響”,從而活化了文本的語言,使學生更深切地與文本進行對話,達到對文本語言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自主選擇練習
1. 小組之間開展寫字或聽寫詞語比賽。 2.摘錄文中優美的語句。
3.寫兩個打比方的句子。
4.把這篇課文背誦給家長聽,讓他們感受和分享拉薩天空的美。 檢查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教學反思 《拉薩的天空》是蘇教版國標本第五冊的一篇閱讀課文。文章以清新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拉薩天空藍的特點。西藏應該說是離我們小朋友比較遙遠的,學生都會感到陌生,因此,課前我讓學生去搜集有關西藏的資料,讓學生對西藏,對拉薩有個初步的印象后再讓學生學習課文,減小學習的難度。 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抓住拉薩天空“藍”的特點,配以精美的圖畫,讓學生對拉薩的天空先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再讓學生自讀課文,從課文的語言文字中去感受拉薩天空的特點。學生在反復吟讀,解疑中,借助形象發揮想象,把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感受清新優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圖景,體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讀,學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了課文的語言,也悅納這種語言,課文語言蘊涵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相通、共鳴。但在課上,我也發現了學生的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學生的語言比較貧乏。在學完全課后,讓學生再次說說對拉薩天空的感受,學生還是局限在“美”與“藍”上,很難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學生這方面的缺陷,幫助學生積累更為豐富的語言。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14
一、設計理念
教學的本質是對話。《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為了體現這一全新的閱讀理念,本教學設計立足于“閱讀文本”,引領學生反復觸摸文本語言,“披文入境”、“潛心會文”,實現教學的和諧互動,使閱讀教學過程變成一種動態性的、生成性的對話過程,從而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審美情趣在這個對話的過程中得以培養與提升。
二、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朗讀品味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拉薩天空的美麗景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三、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初讀課文,感知美
1.揭示課題。
拉薩是我國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道走進西部,走進拉薩,欣賞那里的迷人風光。揭示課題后,可讓學生思考:從課題看,課文會寫些什么內容?讓學生簡單說說。
(意圖:“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教學伊始,引導學生與課題進行對話,讓學生透過“眼睛”窺見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2.自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可以看看課后的生字表。(這里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朗讀課文的時間)
(2)認讀生字新詞。
這些生字中有哪些是你在讀文章之前就認識的?是怎么認識的?
把自己在讀文章過程中遇到的那些不認識的,或者感覺比較難讀準的生字讀幾遍,把它們牢牢地記在腦子里。
拼音去掉,用開火車領讀的方式,讀生字新詞。
你們能為這些生字再找些新朋友嗎?(學生說出與生字相關的詞語、成語、詩句等均可,說后可讓學生在黑板上寫下來)
(意圖:讓學生選擇一些構詞能力強的生字進行聯想拓展,激活學生已有的語言積累,建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擴大學生的語言積累面)
(3)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再讀課文。
(意圖:讓學生再讀課文,觸摸語言,盡可能使每一位學生達到“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的朗讀效果,從而把讀正確、讀流利落到實處)
3.交流反饋。
(1)指名朗讀課文。
提出要求:朗讀課文的同學要做到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其他的同學可以靜靜地聽,也可以跟著默默地讀。
(2)交流讀書收獲。
讀了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呢?(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弄明白拉薩天空的特點,使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的把握)
(意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在觸摸文本語言的過程中,會對文本的語言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初讀課文之后,讓學生交流各自的讀書收獲,并注意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這樣就會使學生在真誠的對話中,感受到自主閱讀的價值,分享到獲取知識的甜蜜,品嘗到心靈成長的快樂)
4.寫字指導。
讓學生仔細觀察生字的字形,看看這些生字在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怎樣寫才漂亮。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15
初讀文章后,發現一個“藍”字貫穿文章始終,課文從頭到尾都在盡情描寫拉薩天空的藍;再仔細讀文,發現作者的語言又是如此之豐富,只為描寫天空的藍,就用了“湛藍、透亮、純凈、明潔、藍寶石、藍晶晶”這么多詞語。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立足于讓學生抓住文本中的一些詞句,通過反復品讀,讓學生學習作者豐富的語言。如:“湛藍”、“藍晶晶”寫出了藍的程度;“透亮”、“ 純凈”、“ 明潔”寫出了藍天的通透、無暇;“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兩個句子則更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藍天如水的意境。這些詞句讓學生無限神游于拉薩的天空之上,感受到了拉薩與眾不同的天空的美。
拉薩的天空教案 篇16
教學內容 拉薩的天空 共幾課時 2 課型 新授 第幾課時 1 三維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5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交流自己獨特的感受;在集體精讀、賞讀中積累語匯,獲得言語美感。 教學重點 難 點 重點: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激發起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難點:激發起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資源 1. 這是一篇散文,文筆優美,描寫了拉薩天空的湛藍、透亮,表達了作者對拉薩的喜愛之情。課文的語言優美,用詞準確、生動,比喻貼切。對拉薩天空的描寫細致而且形象。如:對天空的藍,用“湛藍”、“透亮”、“清水洗過”、“純凈”、“明潔”等詞語描述,作者用生動形象的文字將拉薩天空之藍再現在人們的眼前。 2.在視頻、圖片的幫助下,學生對拉薩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認識。 3.學生經驗: 現在的孩子課余生活比較豐富,教學時應充分調動他們的生活經驗,啟發學生回憶你到過了哪些旅游勝地。 預習設計 自學課文生字詞,讀通課文。 學程設計 導航策略 調整與反思 齊讀課題 請學生自讀課文,并出示自讀要求: (1)畫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序號。 (2)朗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不錯字、不漏字、不添字、不讀破句) 開火車讀。 挑你最喜歡的句子給我們讀一讀吧! 學生默讀課文,用文中的一個字來形容拉薩的天空。 學生讀好:湛藍、藍寶石、藍得讓人神往、藍晶晶 學生朗讀課文。 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學生自學生字。 一、 導入 1、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很多的風景名勝。我們曾經欣賞過 的西湖,游覽過 的桂林,了解過 的北大荒。 (課件出示西湖、桂林、北大荒的圖片及問題) 2、今天就讓我們踏上去拉薩的旅程。(板書:拉薩) 拉薩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白雪覆蓋的群山綿延,碧波蕩漾的湖泊棋布,雄奇的山峰像巨大的搖籃,晶瑩的湖泊如母親的乳汁,哺育著古老的藏民族的成長。讓我們踏上這片土地,去觸摸她的脈絡,呼吸她的芬芳…… (課件出示拉薩的相關視頻) 我們從海門出發來到南京火車站,踏上開往拉薩的列車。途中我們要經過徐州、鄭州、西安、蘭州、西寧,最后來到拉薩。 (課件出示路線圖) 一到那里,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那片迷人的天空。那么拉薩的天空到底有多美呢?(板書:的天空)仔細聽! (師配樂朗讀) 3、小朋友們都陶醉了,那趕快自己去讀讀這篇美文吧!不過要邊讀邊思考。 二、初讀課文。 (課件出示生字詞) 三、精讀課文 (一)教學第一自然段 1.拉薩的天空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板書:藍) 2.細心的孩子會發現課文中出現了很多與藍有關的詞語,趕快把它找出來吧! 3、這些詞,小朋友們已經讀得很美了,那你能讀好詩一般的課文嗎? 4.這句話中把什么比作藍寶石?怎樣的天空? 5、就讓我們再次欣賞一下藍寶石般湛藍、透亮的天空吧! 6、這片天空藍得濃、藍得純、藍得通透,多么美麗的藍呀,你能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 四、學習生字。 1〕 出示妙、純、線、忍四字,生讀 2〕 教師請同學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記這些字嗎? 3〕 比較“紗、沙、妙”“純、線” 作 業 設 計 1.描紅: 2.熟背課文第一小段。 3.收集自己感興趣的關于拉薩的資料。 “學程導航”課時教學計劃 江蘇省海門師范附屬小學 施教日期 月 日 教學內容 拉薩的天空 共幾課時 2 課型 新授 第幾課時 2 三維目標 1.學會四個生字。 2. 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 3.體會作者通過對拉薩天空的贊美來表達熱愛拉薩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學重點 難 點 重點: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激發起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資源 課件、掛圖、生字卡片、音樂 預習設計 搜集關于拉薩的資料 學程設計 導航策略 調整與反思 學生背誦第一段 學生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卮饐栴}。 學生朗讀這兩個詞語。 學生暢所欲言。 朗讀句子。 誰來說說感覺怎么樣?假如你真能捧到藍天,你還想和誰分享,為什么? 看圖說話練習。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朗讀練習。 男女生賽讀。 在座位上自己練習背誦第二自然段,有能力的可以整段背誦,覺得有困難的可以挑其中一句背誦。(學生練背) 指名讀。 學生自己讀第4段,邊讀邊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細細品讀,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描寫。 分小組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朗讀點評。 齊讀第五自然段。學著用比喻句。 自由朗讀全文,整體回味拉薩的美景。 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一、復習: 指名背誦第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漫步在這樣的天空下,會有哪些奇妙的感覺呢? 2、那小朋友們能找出這句話中和藍天親密接觸的兩個動詞嗎? 從這兩個詞中我們感覺天仿佛已不再遙遠,而是觸手可及的,你能讀出這種奇妙的感覺嗎? 3、假如我們現在就在湛藍的拉薩天空下,你最想做些什么? 4、過渡: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 “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說的妙,感覺更妙。讓我們一起來掬一捧藍天洗洗臉吧!(學生做洗臉狀) 5、有人說藍天因為有了白云的映襯,才更顯得通透、無暇,碧天配白云那是天下美景之極至。瞧!天上的白云有的薄如 ,有的大如 ,有的像 ,有的像 ,還有的像 。 6、也許是因為氣候的原因,也許是因為天太藍的緣故,拉薩的草地格外綠。風兒陣陣,草浪滾滾,像綠色海洋一望無邊,此時,如果你能躺在松軟的草地上仰望藍天,或者揚鞭策馬,你會感到心曠神怡,你還會發現(出示:有拉薩河畔……明潔。)(指名讀) 7、誰能完整的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 (師相機在關鍵詞“純凈、明潔、映襯、對照”上加點) 8、誰來讀好這幾個詞?(指名讀加點的詞) 9、讀書要會抓關鍵詞,把這些詞放到句子中讀一讀,你會讀得更棒,誰來試試?(指名讀) 10.這么美的景色,就讓它在我們心中定格吧。 三)教學第三自然段 1、小朋友們,學到這兒你最想干嗎? 2、是啊,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移開。 3.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對拉薩的向往。我們不如把句中的“你”改成“我”來讀。 4、真想能永遠在這片天空下生活。 四)自學第四自然段。 說說你看到拉薩的天空是怎樣的?書上又是怎樣寫的?劃出詞語細細品位,展開想像。 五)教學第五自然段。 過渡談話,這樣美的拉薩天空,你想說什么?作者也有千言萬語,都匯成了一句話。 理解第五自然段這個比喻句。 六)、生字教學: 1.出示:圣、窗、簾。 2.重點指導“窗”字。自學其他生字。 作 業 設 計 1.描紅、抄寫五個生字 2.在課文中找出兩組意思相近的詞語。 蔚藍純潔 3.閱讀《新補充讀本》第39頁的《布達拉宮》。摘抄你欣賞的好詞句。 4.熟背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