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學案例
教學片斷:
師: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種子在生命垂危的時候,會想些什么呢?
生:它們會想,要是我們聽太陽公公的話就死不了了。
生:小種子會想,我以為那金光閃閃的沙漠里會有數不盡的寶貝。現在才知道,這里根本就沒有財寶,我真不該只看漂亮的外表,現在后悔也來不及了。
生:蒲公英種子會想,我以為銀花朵朵的湖泊會很好玩,能給我帶來歡樂,我被它美麗的外表騙了。
生:是啊!在我們出發之前,太陽公公特地囑咐過我們,我們還親口答應過到泥土中去生長。現在才知道那黑黝黝的泥土適合我們生長,是我們生根長葉的地方。
師:這兩顆種子得到這樣的結果,上了誰的當?
生:他們是被金光閃閃和銀花朵朵的表面迷惑了。
師:它們會對那些也想飛到金光閃閃的沙漠和波光粼粼的湖泊中去的小種子說些什么呢?
生:你們要聽太陽公公的囑咐。
生:你們可不能像我們這樣,你們應該到那黑黝黝的泥土中去,那里才是你們生根長葉的地方。
生:你們千萬不要被美麗的外表所迷惑,金光閃閃的沙漠會讓你們干死,波光粼粼的湖泊會讓你們淹死。那黑黝黝的泥土里有豐富的營養,會讓你們茁壯成長起來。
師:是啊,兩顆種子為自己錯誤的選擇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得到了一個教訓: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被事物美麗的外表所迷惑。有時,有必要聽從長者的正確指導。
反思:
我緊扣兩顆蒲公英種子因被沙漠、湖泊美麗的外表所迷惑,沒有到泥土中去生長,最后導致干死、淹死這一事實,巧妙設計問題進行啟發誘導,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可謂生花之筆。"蒲公英種子在生命垂危的時候會想些什么"、"它們會對那些也想去沙漠、湖泊的種子說些什么"這兩個開放性的問題,這時,學生會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的體會,讓學生感受到了豐富多彩的生活氣息,獲得了比教材本身更多的知識,學生也能在課堂上充分地展現自我,并獲得了豐富的內心體驗。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還突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始終以航船導撥者的身份出現,為學生駛向彼岸而掌舵,逐層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寓意,帶著學生進入本堂課的高潮。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在不知不覺中懂得了一個道理,即課文的寓意。相信,這會比教師灌輸給他們的印象要深刻得多,理解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