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石榴
預設生:不行,因為石榴的成熟是一個過程,這句話概括了后面的內容,后面就是講石榴是怎樣一天天長大、成熟的。
師:這是本段話的中心句,所以不能去掉。你很會讀書,能發現這個秘密,你的寫作水平也一定了得。
石榴成熟的過程中,什么在發生著變化呢?
生:顏色和形狀。
師:我們來看一看它的顏色變化。
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
指生讀:
師:你看,它的顏色在發生變化呢。你能用上“先……逐漸……最后”這樣的詞語說一說你熟悉的水果的成長變化嗎?
(比如老師要準備素材,進行引導)
生用上詞組進行說話。
熟透了的石榴裂開了皮。它們點綴在葉子中間,顯現著自己的成熟。
師:石榴繼續長啊,長啊,有的都熟透了,你看:
師:原來上這一課時,我們班同學還對這里做了縮寫,覺得這樣寫非常簡潔,意思呢也沒有改變。和原文對照讀一讀,你們覺得怎么樣?
熟透了的石榴裂開了皮。它們點綴在葉子中間,已經成熟了。
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黃綠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生:原文中的很生動也很有美感。
生:原文中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石榴成熟的喜悅。
師:那你從這種對比中有什么啟發嗎?
生: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可以運用擬人的手法,展開想象,把靜態的事物寫活。
師:是的,文章活,擬人多。寫景狀物的時候,要多展開想象,多進行擬人或者比喻手法的運用,這樣文章就生動多了。這段中就讓我們感受到了石榴成長過程中顏色的變化,以及成熟后石榴的形狀。
齊讀這段話。
(三)品子兒
師:石榴成熟了,我們摘下一個來看看吧。
指生讀最后一段。
師:你知道這段話描寫了石榴子兒的哪些方面嗎?
生:形狀和味道。請學生板書到黑板上。
師: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句話?
生簡單交流。
師: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一段,等一會兒我請一位同學為老師的動作配音。我來演示最后一段的內容,你來復述。開始吧。
學生自由讀書。
師取石榴,請一生來復述課文內容。
還有哪位同學來試一試,我可以獎勵一個石榴。
四、總結全文,點明寫法
出示,古人描寫石榴的詩句:[l2]
齊讀
文章按照石榴成長的順序,依次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果,讓我們感受到了有色、有形、有味的石榴。同學們寫作的時候可以借鑒這樣的順序,借鑒這些方面。色、形、味。
布置作業:
課下找自己喜歡的水果,仔細觀察,圍繞一個方面寫一段話。[l3]
[l1]關于石榴的謎語
[l2]查找相關資料
[l3]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