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課標實驗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組教學指要
賞析:巧用比喻手法寫出了樹充滿了活力,象征著美。面對這個充滿生命與美感的高大的橡樹,令人震撼。
積累:豐富詞匯與句段
一、讀讀、背背五組古詩佳句。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唐 王維)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唐 王維)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唐 王建)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 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宋 晏殊)
二、背誦《翠鳥》喜歡的部分。
課文:了解內容與特色
《翠鳥》這篇課文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人類的朋友——翠鳥的美麗可愛,動作迅速、敏捷的特點,呼吁人們要與動物和諧相處。
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感受字里行間洋溢的美。首先是鮮艷的色彩美——“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這里用橄欖色、翠綠色、淺綠色、赤褐色等詞語,形象地描寫出了翠鳥羽毛的五顏六色,鮮艷美麗。其次是輕盈的體態美——“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桿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桿”,“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尖雙長的嘴。”這幾句描寫出了翠鳥靈活、輕盈的體態美。從“它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中體會到翠鳥捕捉小魚時專注、機警的靜態美。最后是敏捷的動態美——“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桿上了。”從這句話看出翠鳥飛行的神速和體態的輕盈。從“……翠鳥蹬開葦桿,像箭一樣飛過去,叨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中能體會到翠鳥的目光銳利,動作敏捷,好一幅動人的捕魚圖呢。
《燕子專列》講述的是在一個風雪之夜人們關愛、保護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現了人類對動物的博大的愛心,洋溢著濃濃的關愛之情,呼吁人們要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與動物和諧相處這個環保主題。
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內容與表達的特色。首先,巧妙的呼應——“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啟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他們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么還用專列送呢?”這里采用倒敘的手法開頭,先將事情的結果呈現出來——人們向乘坐在專列里的燕子送行,突出了人們對燕子的關注,留下了懸念,引人深思。而最后再回到開頭的送行一幕:“列車開動了。載著燕子的列車,帶著人類的友情駛向遠方。燕子在車廂里嘰嘰喳喳,仿佛在向人類致謝。”這與開頭相呼應,表明燕子成功獲救了,更突出了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心與環保意識。其次,感人的場面——首先是政府關心燕子,這表現在運送燕子的專列是漂亮而舒適的空調車、政府通過電視和廣播呼吁人們立即去尋找燕子。作為一個政府,能夠下這樣的命令來關心一群遇難的燕子,的確難能可貴,因為這件事情與國家的其他大事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除了政府的行為反映了人們對于燕子的關愛之情,每個人為保護燕子、關心燕子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滿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普通的居民不怕寒冷、不畏艱辛,四處尋找燕子、救護燕子,他們對動物充滿愛心,為環保出力,真令人敬佩。然后,可敬的姑娘——在這些普通居民中,“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聽到廣播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在這樣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中,小孩子本應該受到保護,可是她卻能夠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為弱小的、更需要保護的燕子,突出了貝蒂為拯救受傷的燕子那忘我的精神境界,也進一步體現了人們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博大愛心,表人與動物是朋友、應該和諧相處這個環保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