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說課
說教學內容
本課是新課改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二篇課文。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獻血。當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時神情、動作的細致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
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說教學重、難點:結合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感情變化。
說教法、學法:
1、利用文字投影片和課文插圖直觀展示語句,展開充分想象,了解阮恒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
2、通過抽血和輸血的知識,幫助學生解開阮恒復雜內心活動之謎。
說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8課《她是我的朋友》
2、檢查預習:“她”是誰?“我”是誰?簡單介紹這兩個人的情況。
【意圖:由課題入手,揭示人物之間的關系,直入課文主要內容——輸血。】
二、研讀獻血過程,深入體會人物情感
1、開火車按自然段讀課文,思考:哪幾段寫阮恒給小女孩輸血的過程?
2、自讀5-11自然段,思考:
(1)、阮恒在為朋友輸血的過程中,內心發生了幾次變化?
(2)、作者是怎樣把阮恒內心的變化表現出來的?
(3)、你怎樣理解阮恒的這些變化?
3、小組討論。
4、全班交流:
a、回答(1),追問(2),舉例說明。(板書:為了朋友)
b、深入分析阮恒內心變化:(要求:按順序說明)
①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動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阮恒沉默時是在思考,在猶豫;“顫抖”、“放下去”是因為對獻血、對死亡很害怕;“又舉起來”是雖然很害怕,但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仍堅持獻血。
問;他為什么猶豫?心里在想些什么?
出示:一陣沉默之后,阮恒顫抖動舉起手來,他想:( )。可是一想到( ),他又忽然把手放下去,但是阮恒又想到( ),于是他又舉起手來。
(板書:猶豫 又舉起來)
②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阮恒在獻血時因特別害怕而緊張,但他強忍著不表現出來。
問:他為什么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板書:堅定 一動不動)
③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隨著抽血的進行,阮恒想自己的血一定快抽盡了,自己也快要死了,痛苦得哭了起來,越想越害怕,但為了朋友,他仍在拼命掩飾。
問:哪些詞寫他害怕了?
哪些詞能說明他不愿放棄?不放棄的理由是什么?
(板書:害怕 掩蓋痛苦)
④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了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他仍然十分恐懼,但他還是在竭力抑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