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優秀課教案--撈鐵牛
3.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強調:帶點詞語表現了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這些詞語要朗讀的特別分明。兩個“慢慢地”、“越繃越緊”這幾個詞語也要讀出味道來。學生讀后評議)
2、那么和尚是怎樣把鐵牛撈上岸的?自由讀第5自然段(通過多媒體計算機演示,讓學生理解)劃船拖牛
點撥:和尚為什么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而是先讓水手使勁劃船把鐵年拖回岸邊,再讓眾人拖牛上岸。
(鐵牛太沉了,沒辦法拉上船;即使拉上船也因為太沉,不容易劃到岸邊: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放在水里拉回來,可以省力氣。)
3、多么聰明的和尚呀!(引讀)“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懷丙又叫水把他們送了回來”把第四、五兩自然段讀一讀。
(三)學習6自然段
1、和尚才撈起一只鐵牛,還有七只鐵牛呢?哪里寫到了?
齊讀第6自然段。撈其它七只鐵牛為什么不具體寫了呢?
小結:這樣寫文章有詳有略,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應該注意這一點。
2、通過剛才的學習,(投影“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同學們對這句話有沒有新的理解?懷丙和尚要叫水把鐵牛送回來,實際上是什么意思?
點撥:洪水沖走了鐵牛,沖毀了浮橋,水可恨嗎?懷丙和尚從這里看到水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沒有?而“懷丙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實際上是懷丙還看到了水有利的一面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說明他能一分為二地看問題,有一種科學的態度。
3、你覺得懷丙和尚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四、延伸課外。
1. 懷丙和尚是個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撈鐵牛的辦法確實好,不過,他撈一只鐵牛需要兩船泥沙,撈八只鐵牛就得16船泥沙,以現代的環抱觀點看,有沒有什么問題?(泥沙鏟到黃河里去會阻塞航道,還會污染河水。)你們想想,有沒有什么辦法既能撈出鐵牛,又注意了環保?
2.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創新。(實際上只要用四只船就可以解決問題。先把兩只裝滿泥沙的大船劃到鐵牛沉沒的地方,搭好架子,拴住鐵牛,然后讓另外的兩只空船分別靠在前面兩邊,讓水手們把泥沙鏟到空船里,再將鐵牛拖到岸邊。接著,用裝滿泥沙的兩只船去拴第二只鐵牛,等前面兩只船把鐵牛運回來后,在分別靠在這兩只船邊上,再把泥沙鏟到那兩只船上。用這樣的方法來回七次就能把八只鐵牛全部打撈上來,而不用向黃河里鏟泥沙。)
3. 要是現在打撈水底沉物的話,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我們同學可以查找資料,多讀課外書,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展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