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教學設計
a:采藥。你從哪個句子提煉出來的?
b:品嘗。你從哪個句子提煉出來的?讀一讀。
c:訪問。你從哪個句子提煉出來的?讀一讀。
過渡: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走遍產藥的名山采藥、嘗藥、問藥。此時,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李時珍?(堅持不懈、不怕困難、敢于嘗試、虛心請教)
(3)李時珍耗盡畢生心血編寫的《本草綱目》是怎樣的一部書呢?哪個小組來展示。
27年寫成了這本書、一百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偉大著作。
(偉大、完善、著名、獨一無二、舉世無雙、前所未有)
師:英國著名的科學家達爾文稱贊《本草綱目》是“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我們來看一段《本草綱目》的視頻。
總結:在聽大家交流的過程中,老師一直被感動著,首先是被同學們深刻的認識和精彩的發言感動,進而又被文中李時珍的做法感動。請大家也給老師一個機會,讓我們一起朗讀第四自然段,來表達對這位科學家的無限敬佩,好不好?
e、教師引讀第四自然段。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內容全面的藥物書——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準確、詳細的藥物書——
重負不負有心人——
三、學習第一、二自然段,認識行醫和編寫本草綱目的關系。
師:我們都知道,3、4、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所在,那么1、2自然段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老師想做個小調查:請大家想一想,認為1、2段和編寫本草綱目有關系請舉手,認為沒有關系請舉手?梢妼@個問題我們各有自己的看法。俗話說,水越流越清,理越辯越明。下面我們就開個“小小辯論會”,大家有興趣嗎?
提示:1、自己默讀1、2自然段,想一想,行醫和編書到底有沒有關系?
2、用文中的重點詞句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時間3分鐘。
辯論:
沒有關系的——立志當醫生,22歲開始行醫,沒有提及編書。
老師要肯定同學們的發現,隨機出示那首小詩,讓學生讀讀,認識他的決心。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有關系的——最好引導到3、4自然段的第一句話,讀讀說說。
練習:用“不但……而且……”造句。
四、總結檢測。
這兩部分的內容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正是在行醫過程中發現了藥物書的缺點,李時珍才產生了重新編寫的愿望,也才有了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同時,也正是有了本草綱目,才使更多的藥材為醫生所用。李時珍也才被稱為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出示檢測題)來看一看,你是不是真正了解了李時珍。你會填嗎?
五、牛頓還說過這樣的話:真理的大海,讓未發現的一切事物躺臥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尋。孩子們,正值春暖花開時節,你們也正處于人生最寶貴的時期,韋老師真誠地希望你們能追隨者前人的足跡,學習他們的精神,也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更多的東西,也為造福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