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1單元 親情
1、關于識字寫字目標:綜合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10個生字,運用環境識字、閱讀識字,培養學生主動識字和獨立識字。要求會寫29個生字,書寫做到規范、整潔、端正,繼續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學習聯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體會“期盼、博大、寄托、精美、相依為命、降臨、震撼、鄭重其事、不知不覺”等詞語的意思,學習摘抄和積累詞語、豐富詞匯。重點培養學生學會在語境中學習詞語和理解詞語的能力。
2、關于閱讀教學目標:誦讀詩歌,引導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展開想象;初步領悟“禮物”所蘊含的情感,初步感受詩歌的音韻美,加強誦讀,培養學生的語感。通過對三個小故事的學習,繼續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學生自讀自悟、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初步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濃濃親情;同時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的詞句體會情感,領悟語句所表達的內涵;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摘抄重點詞句,加強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3、關于交際與寫話目標:通過“我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的交際活動,讓學生聯系生活與體驗,感受父母的關愛和家庭的幸福的同時,繼續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讓學生通過實際調查和制作家庭小檔案等語文活動,在親身體驗親情的同時,嘗試表達自己的愛,并通過與家長的配合,在活動過程中了解親情,體驗親情,增進親情。
課時安排
禮物 2課時
平分生命 2課時
媽媽的葡萄 2課時
語文天地 2課時
教學建議
1、要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凸現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特點,使語文學習生活化。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發揮教材優勢,合理構建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1)可以把主體課文和語文天地的學習結合起來,實現學練結合。如:學習《禮物》一課的生字時,可以和語文天地中的“寫下面加點的字時應該注意什么?”結合起來;再如,學習課文《平分生命》時,可以與語文天地中的“讀一讀,比一比”結合起來進行等等,這樣可以避免語文天地的內容成為機械單調的訓練。
(2)加強語言積累,實現讀寫結合。要重視在閱讀過程中積累重點的詞語和成語:還可以仿照課文有關片斷仿寫、敘寫等等。如:可以仿照《禮物》前四自然段寫一段話;敘寫《小妹妹得救以后》,展開想象復述“狐貍媽媽被獵人追趕時的情景”等等,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實際適時安排表達活動。
(3)認真組織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教材,走向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暢所欲言”——我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和“筆下生花”的活動內容,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體驗的時間;同時對整個活動要加強指導。
禮物
(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①
《禮物》是一首短小、樸實的兒童詩。它以簡潔樸實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親人們在去年、今年送給“我”的禮物,使“我”從禮物中懂得了“自然”、懂得了“生命”、懂得了“時間”、懂得了“世界的博大與精彩”,即“禮物”的含義,表達了親人們對“我”的關愛與期盼。這首兒童詩內容淺顯易懂、語言通俗流暢,讀起來瑯瑯上口,非常適合孩子們朗讀。要注重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展開想象、體驗情感,領悟詩歌所蘊含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