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科利亞的木匣
一、設計意圖: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圍繞著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展開教學活動。1、開展探究性學習。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遵循 “設疑——探究——歸納——應用”的流程,主動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2、以讀為本,讀中明理。在研讀中啟發學生探索、思考與發現。3形式多樣,把握重點突破難點。運用擺一擺、線段示意圖、照片等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興趣喚起想象,提高學習語言的效率。4課外延伸,培養閱讀興趣
二、學習目標:
(一)、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手鋸,玩意,免得,搶走,難過,算術,當初,隨便,仍然,敵人,臺階,所以,懂得”等詞語。
(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初步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一)、科利亞怎樣從挖木匣中得啟發。
(二)、讓學生學習通過生活中的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四、課前準備:體現課文插圖、教學重點的多媒體課件。學生找到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或家鄉的老照片,看看自己(或家鄉)有什么變化。
五、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認識“匣、鋸、階”3個生字。會寫“挖、鞋”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等15個詞語。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懂得科利亞埋匣子辦法。
二、教學流程:
(一)揭題導入。
1、教師板書“科利亞”,告訴學生這是一個男孩的名字,讓我們親切地(喜歡地)叫叫他。
2、今天他給我們帶來的一件物品,板書“木匣”。教學“匣”字,注意“匣”的筆順,先橫再豎,最后一筆是豎折。
你知道什么是“木匣”嗎?(木制的盒子)
3、補全課題,讀題。讀后問:讀了課題,你想對科利亞說什么?
他告訴我們什么呢?一起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劃出生字詞,難讀的字詞句多讀幾次。
2.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情況。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每人讀一自然段),注意學生生字詞的讀音。
2.指名讀生字詞。
3.正音:指導學生讀準“匣”、“箱”的字音,這兩個字都是三音連拼。
4.讀準多音字的字音。
本課有兩個多音字。“量”本課讀liáng,還有個讀音是liàng;另一個多音字是“數”,它可以讀“shu (”和“shu)”,本課兩個讀音同時出現,“科利亞剛學數數”,第一個數讀“sh(”,第二個數讀“sh)”。多音字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選擇讀音。請同學做下面的練習。給下面的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量身高(liáng, liàng) 稱體重量(liáng, liàng)
數一數(shǔ,shù) 數量(shǔ,shù)(liáng, liàng)
5.分析字形結構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1)在學生識記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你還會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和理解字義?引導學生按漢字的特點,記字形,理解字義,培養學生識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