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李霞老師執教的《狼和鹿》(實錄)--杭雪明
師:你來試試看。(生充滿感情地朗讀)
師:我們請女同學讀第一句話,要讀出森林的美好;男同學讀第二句話,反映出森林的荒涼。
(男女生分角色讀)
師:同一座森林,1XX年間為什么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呢?
生:狼被捕殺前,狼要吃鹿,森林里鹿只有四千只,不至于吃掉青草等許多植物。而狼被捕殺以后,鹿沒有了天敵,便迅速繁殖,很快,總數超過了十萬只,是原來地5倍。森林里能夠被它們吃到的植物都被吃光了,當然就一片枯黃了。
師:我們再來看看,狼被捕殺前后,森林里的鹿有什么不同?
生:原來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狼被捕殺后,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僅僅是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
師:_________________的鹿在林間_______________
狼被捕殺后,怎樣的鹿在林間干什么呢?
生:呆板而難看的鹿在林間無精打采地走著.
生:骯臟而又笨拙的鹿在林間呻吟.
師:狼被捕殺前后,森林和森林里的鹿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是什么原因呢?請看課文第四自然段.
評點:
這一教學片段緊承上面的教學,銜接自然,延展有致:
1、
圖文結合,合理想象。教者充分利課本上的插圖,指引學生依循課文內容合理想象——一方面是森林蔥綠,鹿群嬉戲,它們有吃有喝,活潑美麗;另一方面是惡狼暗算,消除了疾病流行的隱患,鹿群防備,鍛煉了它們的奔跑能力。學生充分認識到鹿和狼共處于有機統一的美好環境之中,為下面作對比巧妙的鋪墊。
2、
殺狼護鹿,造成惡果。當地居民恨透了惡狼,于是殺狼護鹿,槍聲響了25年。教者抓住了狼和鹿的數量對比,導向造成森林和鹿群前后狀態的對比——森林由“一片蔥綠,生機勃勃”到“綠色減退,枯黃蔓延”,鹿群則由“活潑、美麗、嬉戲”到“饑荒”、“疾病”、奄奄待斃。這兩組對比分明地提示了“功臣”和“禍首”的特定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