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窗簾”的精彩——“《拉薩的天空》”一課三析教學片段實錄與評析
《拉薩的天空》文短、意深、景美,作者用精妙的文字傾情描繪了拉薩的天空獨特的、醉人的“藍”。然而,拉薩離江南水鄉(xiāng)是這樣的遙遠,三年級的小學生更沒有這樣的生活體驗。教師只有通過引導學生品讀文字、走進文本意境,在想象中去走近它、觸摸它、真切感受它。以下是筆者對三位青年教師憑借第五自然段有限的語言裁體,引導學生去領略那纖塵不染的景致——“圣地的窗簾”的“精彩”回眸:
課堂實錄(一):
師:這樣美的拉薩的天空,作者對它有千言萬語,在這里都匯成了一句話:“在藏語中,拉薩是圣地的意思,那么,這湛藍的天就是圣地的窗簾了。”[課件出示]
生:齊讀第五自然段。
師:這一小節(jié)中哪個句子你覺得寫得最奇妙?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劃下來。
生:最奇妙的句子是:“這湛藍的天就是圣地的窗簾。”
師:窗簾是在什么地方用的?
生:房間里。
師:藍天是窗簾,什么是精美的建筑物呢?
生:拉薩這座城市是精美的建筑物。
[師課件出示藍天映襯下的拉薩建筑物美圖,生欣賞。]
師:這篇課文用了許多打比方的句子,把拉薩的天空寫得很美,你還能找找看,課文除了把天空比作窗簾,還比作了什么?
生:……(找出其他打比方的句子交流。)
師:其實,我們也能寫出美妙的句子,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只要你展開想象的翅膀,你就能做到。你覺得這天空還像什么?可以跟同桌或在小組內相互交流一下。
[課件出示句式: 像 。]
生:……像透明的藍綢子。
生:……像浩瀚的大海。
生:……
師:說得真好!多么藍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吧!
[音樂《香巴拉并不遙遠》低緩響起。]
生:……
簡評:教師讓學生欣賞一組藍天映襯下的拉薩建筑物美圖,讓學生對拉薩天空的美獲得豐富的表象,得到完整的認識,自然而然從心底流露出“美”的贊嘆。學生借助形象發(fā)揮想象,把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感受清新優(yōu)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圖景,體悟作者的情感,進而逐漸達到與作者心靈共鳴的境界。
課堂實錄(二):
師:這樣湛藍、透亮的拉薩的天空,作者對它有千言萬語,在這里都匯成了一句話:“在藏語中,拉薩是圣地的意思,那么,這湛藍的天就是圣地的窗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