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教學實錄與思考
一 讀明方向師:看黑板(板書:濫),這個字寫得酷吧?
生:酷
師:大家手拿出來空劃一遍。
師:很好。(板書:竽充數)這題目寫得酷嗎?
生:酷
師:謝謝鼓勵,在腦海里空劃一遍。
師:有的同學一邊劃一邊搖頭晃腦的很有意思。
師:我們一齊來讀一遍。
生齊讀:濫竽充數。
師:讀的很好,這既是一個成語故事,也是一個寓言故事。像這樣的成語還有哪些?
生:還有魚目混珠
師:很好
生:掩耳盜鈴
生:還有守株待兔。
生:還有拔苗助長
生:還有南轅北轍
生:還有揠苗助長
師:就是拔苗助長
生:還有亡羊補牢
師:很好,你發現沒有,這些成語,這些故事,他們有什么共同點?
生:它們都是成語故事,也是寓言故事
師:這個地球人都知道,因為剛才說過了,還有嗎?(眾笑)
生:他們都是告訴我們一些道理
師:它們都通過一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但是不一定是一個。有一個著名的作家,叫嚴文井,他說過一句話,他說,這些故事就象魔術師的袋子,人們總是能從里面掏出許多東西來。今天,我們就來掏一掏,看看能掏出什么來?
[思考]任何游戲者都知道從哪兒開始,到哪兒去,這就是說每個學生應該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通過聯系學生的學習經驗,除了引導學生發現寓言的特點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
二、讀清層次
師:那我們首先來掏第一個東西。自由讀“濫竽充數”的課文,讀了以后,你能不能想一想,讀成自己的一兩句話,這當然需要你概括。好,開始讀。
生讀課文
師:下面讀成自己的一兩句話
生: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
(師把學生的書合上)
師:既然是自己的話,就不照著書讀了。
生: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吹濫。因為他喜歡講排場,所以他總是喜歡很多人一齊吹,正好給了別人一個濫竽充數的機會。南郭先生就這樣濫竽充數,他混過了一次又一次。可是,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他喜歡一個一個的聽,南郭先生就只好逃走了。
師:我不知道你標點符號是怎么點的,(眾笑)但是我知道你說得非常全面,能不能再說得簡潔一些呢?(沒有學生舉手,教師略停頓)這樣,這課文就一個自然段,現在我請同桌合作,把它讀成兩個自然段,當然要有理由,同桌合作,怎么讀比較好,為什么這樣讀,想一想。
(同桌讀課文)
師:哪一組,最佳拍檔?請最后兩位同學。
生1: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總是叫許多人一齊吹給他聽。
生1:有個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也混了進來,每當演奏時(發音不標準),也鼓著……
師:停,每當“演奏時”
生1繼續讀:每當演奏時,他鼓著腮幫,按著竽眼,裝著會吹的樣子,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
師:再等一下,那一句“雖然鼓著腮幫”,一齊讀
生讀
師:腮幫在哪?什么叫鼓著腮幫?
生演示
師:還有一個詞兒,叫俸祿,一齊讀
生讀
師:什么叫“俸祿”?
生:就象現在社會的工錢一樣,要發給他們,他們為大王吹竽,就發給他們工資。
師:工資
生:俸祿,起先是指那些吹竽的人把竽吹好了齊宣王就贈給他們食物和衣物。
師:我明白了,他說的工資不一定是錢。